据测算,由于农产品储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方法落后、设施简陋,产后损失严重,玉米是8%—12%,马铃薯15%—25%,水果10%—15%,蔬菜则高达15%—20%。损耗农产品总量折算起来,全国大约是1.4亿亩耕地的产出。而我国蔬菜种植总面积不足2.8亿亩。
山东省寿光市,既是蔬菜生产基地,也是集散基地。据该市农业局人员介绍,生鲜蔬菜从基地到批发市场,再到菜摊、柜台上,每个环节都有损耗,一些长途运输的菜贩子,为了减少损耗,只好用保鲜剂。因此,许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这样出现在了流通环节。
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加工放在农业的首位。美国用于采收前田间生产的费用仅占30%,而70%的资金都用在采收后的环节,生鲜果蔬产后损耗控制在1.7%—5%之间,粮食损耗低于1%。专家测算,如果搞好初加工,我国主产区玉米损耗可降到4%,马铃薯损耗可降到6%,水果损耗可降到4%。(摘自《人民日报》 张 毅/文 2010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