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飚
近年来,上虞市农业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尽管其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在下降,但农林渔牧总产值依然每年保持7%以上的增幅。而且通过与二、三次产业互融,全市催生了许多新型农业业态,农业效益特别是边际效益日益体现,功能不断拓展,产业不断升级,产业体系比较健全。
当前,上虞农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嬗变的关键时期,与时俱进,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特别要在三方面有所作为。
1.全力打造精品农业园区。要以“两区”建设为主平台,启动建设虞南、虞北现代农业综合区,努力促进产业基地的升级改造。同时,重点扶持优势产业,集中资源,规划建设杨梅、葡萄、樱桃、果桑、猕猴桃、水产、竹笋等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力争各主导产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示范区,并以此辐射推动整个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农民致富。要以点带面,高标准建设园区内部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的设施装备水平,挖掘生态休闲潜力,把“两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设施先进、功能多元、效益显著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休闲观赏基地。进一步统筹资源,整合项目,开辟休闲观光快速通道,将原本散落、孤立的农业特色基地串联起来,提高上虞农业休闲的整体价值和吸引力。积极推广和应用工厂化育苗育秧、喷滴雾灌、无土栽培等设施技术,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面。
2.精心培育区域农业品牌。要走整合之路,以区域性品牌为扶持方向,科学制定农业名牌发展战略,择优在每个主导产业内部扶持一个品牌,按照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统一开发管理,实施品牌共享,提升区域性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要走优化之路,加强对产品的包装、标示、宣传语的全方位优化提升,引入品牌文化,赋予农业品牌更多的特色和内涵。同时,积极组织策划各种农业品牌的宣传与策划活动,以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提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走特色之路,善于抓住社会公众的消费热点,凸现农业品牌的差异化、特色化。
3.着力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实施“三位一体”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特别要继续完善土地流转三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积极推动土地流转。要加快培养一批现代职业农民,实行经营主体新型化、营销服务网络化。
在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的同时,要及时把握农业的工业化、生态化、休闲化、城市化趋向,健全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逐步形成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稳定投入来源。充分利用财政补贴、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激励性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业,不断开辟新的农业和农村投入渠道。进一步整合各类支农专项资金,扩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范围,切实发挥政府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努力营造全社会支农惠农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上虞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