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年糕的来源

  年糕已有2千多年历史,相传源自於春秋战国的伍子胥。
  苏州古城在春秋时代为吴国国都,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建成后吴王大喜,称为“阖闾大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但是,伍子胥却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他就嘱咐手下征集大批糯米,浸水磨粉,又蒸又舂,制作了无数块“城砖”,并将之埋於城墙之下。之后,伍子胥密嘱身边随从:“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 (苏州6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
  果如所料,伍子胥后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军横扫而灭。这时都城断粮,饿殍遍野。随从突然想到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下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粉做成的年糕。城里的百姓以年糕充饥获救。
  从此,苏州人民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一直流传到全国各地,流传到今天。 (据新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