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社会扬善决心不容迟疑

  深圳罗湖区两名高三学生路见一位老奶奶跌倒,立即扶起老人,将其送进医院并垫付医药费。事情传开后,学校召开表彰大会。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给每人颁发1万元奖励慰问金。
  从南京“彭宇案”开始,人们似乎开始习惯于躲藏在冷漠的硬壳里明哲保身。不久前,在福州和深圳,都发生了老人跌倒无人帮最终死亡的悲剧。
  如今,审视深圳中学生助人的新闻,无疑使人感受到了道德激励的力量。这体现在了物质奖励上,更体现在人们对这一善行的赞扬和对重奖的感奋。在新浪网对此事进行的网调中,超过70%的网友表示赞成。
  道德的力量从未消失,而道德的风险也依然存在。深圳奖励见义勇为者,至少透露这样一个积极信号:个人的善行,可以低调,也可以高调,但整个社会崇善扬善的决心,却不能有任何的迟疑和闪躲。道德挺立,需要持续不断的助力与动力,物质的、法律的、文化的。
(摘自《京华时报》 詹勇/文 2011年1月1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