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浙江向海洋经济强省进发

  本报讯 (记者 金茹 通讯员 卢艳)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获悉,海洋经济已越来越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十二五”,我省将初步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20%左右,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达15%。
  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表示,要实现我省海洋事业发展与海洋经济试点工作的同步谋划、推进,必须要坚持海洋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原则,突出优化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提高科学管海水平,在政策争取、要素保障、管理规制、执法监督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据悉,作为突破,我省将在近期推出首批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通过行政审批或招标、拍卖等方式申请海岛使用权,开发工业、旅游、物流、养殖等产业。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较为单一,虽然现在牛奶喝得多了,但鱼,尤其是深海鱼,却还应该“加把劲”地吃。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透出消息,“十二五”我省将积极推进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良种化发展,并优化升级国内捕捞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根据各地渔业资源的区域特点、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发展实施“三圈两翼”总体空间布局,建设省级现代农业(渔业)综合区15个,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区150个,特色渔业精品园250个,建设40家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100个规模化繁育基地。
  我省的远洋渔船大部分是由帆张网渔船改装而成的,耗油大、吨位小、设备陈旧,不少已到了或者接近国家规定的30年使用年限。据统计,在舟山20年以上船龄的老旧远洋渔船比例已高达60%,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省将在5年内新建与改造远洋渔船各100艘,建设国内外综合远洋基地5个、平台1个,开展金枪鱼、鲣鱼、鱿鱼、秋刀鱼等新渔场探捕,满足消费者的新口味。5年内,我省还计划更新改造6500艘国内捕捞渔船,从而使全省的捕捞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