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农民过年不忘忙农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走亲访友的快乐之中时,平湖市林埭镇保丰村12组的李弟观已早早下田为大麦、油菜除草施肥。在该市农村,像李弟观这样的农民随处可见,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新一年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刚过年初一,广陈镇农民就开始为农事忙开了。在该镇龙兴村丰绿果蔬园,拖拉机在空置的大棚里翻耕,园主马全观夫妇则在另外的大棚里收多心菜。老马说:“春节期间,多心菜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放弃了走亲访友,抓好农业生产。”
大年初五,新埭镇星光村种植大户王中明和工人们忙着培育瓜苗,做好大棚蔬菜的春季管理。眼下正是西瓜育苗的关键时节,为保证不误农时,春节期间王中明坚守在育苗棚里,精心培育3万多株瓜苗。“大年三十也是在大棚里过的。”王中明说,“今年开春早,季节不等人,力争4月底采摘上市。”
除了种植户们忙着农事生产,农业经纪人也没闲着。春节期间,正广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时勤根忙着到各农业种植户家里下订单。“现在,与我们合作的种植户近100户。他们采收的品种以白菜、番茄、茄子、莴笋为主,产品销往嘉兴、上海等地。蔬菜价格好,我们过年忙些也高兴!”
(王怡蓝)
过个信息年
常山拜年有了新花样
正月里,带上礼物到亲戚家串门拜年是个传统习俗。今年在常山,传统的拜年方式注入更多新元素,给这个春节增添了别样色彩。
正月初一早上,东案乡呈村村王七明一家围坐在电脑前,在侄子的帮助下通过QQ视频与远在广州工作的儿子相互拜年。王七明说,随着电脑的渐渐普及,不少农户家里都用上电脑、通上了宽带。
网上拜年成了农村年轻人的新宠。东案乡东案村的徐建华说,在温州等地工作的老乡结伴返乡,有五六人都带着笔记本电脑回家上网,“通过网络给同事和客户拜年又方便,又时尚。”
除了网上拜年,“科技拜年”也开始流行。这些天,天马镇五联村蔬菜种植大户徐春根家里,每当前来拜年的亲戚聚在一起,就会兴致勃勃地交流着信息和技术。
春节亲戚朋友相聚,“科技拜年、交流信息”成为难得的机会,特别是有些在外务工的人们为亲友们带回了外面的新技术、新信息。大桥乡花厅村的郑根土在金华种植葡萄已有七八年,返乡准备了一箱葡萄种植技术书籍,几天来他把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和种植技术,一一介绍给上门的亲戚,并为每人送去了这些科技礼品。 (廖小兵 汪峻)
过个和谐年
武义多民族村民共度新年
2月8日,武义县桐琴镇王端头村休闲广场人声鼎沸,村民们穿戴一新,携亲带友前来观看当地汉族村民与布依族新村民之间的篮球友谊赛。在不算宽敞的篮球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数百名前来观看球赛的新老村民。比赛间隙,当地村民为布依族队员端茶倒水、递毛巾,亲如一家人。
因地处武义县桐琴镇五金机械工业功能区附近,仅有562名村民的王端头村,住着996名外来务工人员,其中有122人来自布依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等12个少数民族。“为了促进和谐,丰富新老村民的节日生活,村里决定在春节期间举办‘和谐杯’乒乓球、象棋、篮球等比赛项目和舞蹈表演。”村党支部书记王锋说。“春节期间村里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使整个村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也为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王端头村创造了机会。”一家四口在王端头村居住了一年有余的贵州布依族青年周舟说。
(舒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