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本报3月16日第3版刊登了《“三农”需求十问》,了解广大读者生产、生活方面的一些需求。截止3月31日,有数百位热心读者给本报反馈了他们的心声。
对今年各级政府种粮政策的了解程度,“很了解”和“知道一些”的读者占95%以上;了解“三农”政策信息的渠道,有82%的读者选择了“新闻媒体”。
对于目前各级政府广泛开展的送服务活动,有78%的读者选择最希望送“品种技术”,希望送“政策信息”的也不少,占到47%;至于农技人员的服务方式,88%的读者希望得到“实地指导”,最不喜欢的方式是“电话解答”。
生产资料方面,大家对农资最关心的是质量,有95%的读者选择了“质量保证”,关心“价格涨跌”、“方便购买”的读者也不少,分别有34%和19%的读者选择了该选项;而对农业机械,农民朋友最担心的是“油价太高”,其次是“维修不便”,分别占到56%和50%。
对于生产中最缺什么的问题,有76%的读者选择了缺“技术”,缺“信息”和缺“资金”也有一定比例。与此相呼应的是,对媒体报道,广大读者最关心的信息,有86%的读者选择了“农业科技”。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维权”的占到50%,还有34%的读者选择了“求助媒体”。当然,“想维权却不知怎么办”的比例也不少,同样占到34%。
希望“三农”媒体增加的报道内容,除了生产信息外,有79%的读者选择了“教育培训”,40%的读者选择了“养生保健”,显现了农民朋友们希望生产发展、身体健康的朴素愿望。
从参与读者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是基层农民。我省农业已从传统农业逐步向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但广大农民读者渴望技术、信息,期盼好政策的基本诉求并没有多大改变。因此,在服务“三农”的贴近性、实用性、科学性等方面,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本报也将继续努力,做好宣传报道,积极为农服务。衷心感谢所有热心读者的倾情参与。经随机抽选,陈建明等20位幸运读者将获得2012年《农村信息报》和由本报社定制的《农博360》各一份,以及价值100元的适用化肥一份。
幸运读者名单
陈建明 吴正尧 岳彩凤 叶松青 邹巧娟 沈学凤 文 渊 邵庆祥李仁良 朱 莹 陈春钱 王光红 葛瑞昌 祝建宁 周正志 范树王沈彩芬 杨保儿 周锦良 潘永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