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8627户农场职工住房条件急需改善

“十二五”末,他们将圆住房梦

  □本报记者 俞廷尚
  本报讯 记者从4月8日召开的全省国有农场住房解困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将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8627户国有农场职工的危旧房改造,到2015年全面解决国有农场职工住房困难问题。省纪委驻省农业厅纪检组长马万里、省农业厅副厅长冯一鹤到会并讲话。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国有农场职工住房解困工作,通过建设农场职工安居房、购买经济适用房、提供廉租房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到目前,全省已新建职工住房面积38.2万平方米,部分农场职工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省农业厅农场局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国有农场职工人均住房面积仅17平方米,远低于全省城镇、农村人均住房水平。除杭州、宁波外,全省国有农场危旧房面积达20.5万平方米,涉及68个农场的3918户职工家庭共10323人,大多数职工仍以棚户区形式高密度集中居住,缺乏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职工住房条件急需改善。
  为加快解决国有农场职工住房难题,我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土地供应、税费减免、配套建设、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从今年起到2013年,省财政将按每户1万元标准给予定额补助,中央财政也初步确定按每户6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各地也加大配套资金的投入,为农场住房解困提供资金保障。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启动2210套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争取9月底前80%项目开工建设,目前该计划已被列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为加快推进此项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农场主管部门尽快将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职工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和危旧房改造范畴,主动争取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建立严格的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严禁挪用挤占资金,使有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优惠政策集中用于农场住房解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