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十二五”期间,我省气象工作将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重点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由“靠天吃饭”向“看天管理”转变,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气象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气象信息是农民最关注的三大信息之一。“十一五”期间,我省气象支农成效显著。这五年间,全省共建成130个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和社区,建立了覆盖城乡的3.4万名气象协理员队伍和面向近1.3万个农业大户的气象服务“联系卡”制度。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着力在推进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上出实招。要按照“两区”建设的统一部署,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建设,今年各市县要在“两区”中,探索建立1-2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要紧密结合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继续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和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把“千镇万村”气象培训计划纳入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强化对气象协理员队伍的管理、培训与服务,充分发挥基层气象队伍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民应用气象科技的能力;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积极开发适用性强的系列化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全面启动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挖掘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生产潜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要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手段,将农业大户气象服务“联系卡”制度扩大到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两区”,充分利用涉农部门的资源和业务优势,为当地农林渔牧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