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首届“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获奖名单揭晓

袁隆平荣获杰出贡献奖

  □本报记者 俞廷尚
  本报讯 5月26日,第二届(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在余姚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为文化节开幕剪彩。
  作为文化节重要内容之一,首届“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获奖名单同时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获“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杰出贡献奖。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钱前,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张凤鸣,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研究员赵正洪获得“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突出贡献奖”。
  据了解,“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余姚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并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鼓励稻作科技创新,推动粮食生产发展。“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面向全国评选,主要表彰在稻作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人才,“河姆渡”为该奖项永久性冠名。
  袁隆平在颁奖典礼上说,发展粮食生产是人类的头等大事,需要全世界共同关注。余姚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史前稻作文明的资源,面向全国设立“稻作科技贡献奖”,这对于鼓励稻作科技创新、推动粮食生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为期5天的第二届(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幸福城魅力”为主题。主要活动有中国(余姚)河姆渡国际论坛——世界建筑艺术与低碳生活国际论坛、《百家讲坛》名家纵论河姆渡文化暨记者招待会、“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大型评选颁奖活动、河姆渡文化国际学术论坛等主体活动,以进一步丰富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促进河姆渡文化的弘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