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螺蛳壳里做道场

  “螺蛳壳里做道场”是杭州人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人多地方小,施展不开来。其实,这句话原本是“螺蛳壳上做道场”。
  从前,一些住在钱塘江边的农民,为了生计,专在江边水滩或礁石边扒螺蛳,卖钱度日。有时带壳螺蛳没人要,只好挑回来,仍旧倒进钱塘江里。后来,不知谁想了个办法,把螺蛳蒸熟,挑出螺蛳肉,再拿去卖,不想生意很好。家家户户都仿效起来。他们把螺蛳壳倒在江边的沙滩上。久而久之,螺蛳壳便像小山一样,堆满了沙滩。
  那时候,钱塘江上没有桥,南北两岸也没有固定的码头,要过江就乘私人的摆渡船。由于钱塘江风浪很大,几百年来,不少人淹死在江里。每年阴历七月十三到十五,人们就在江边设坛,请道士做三日三夜道场超度亡魂。沙滩上有潮汛涨落,不稳当,就在螺蛳壳堆上摆上桌椅,设起道坛道场。这就是“螺蛳壳上做道场”这句话的来历。
(摘自《浙江民俗故事》章达庵/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