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黔南州惠水县一个大型水泥企业举行投产仪式,除了举行点火投产典礼之外,还设宴款待周边乡镇的群众。这场宴席一共摆了999桌,因场地限制,分成两轮,第一轮666桌,第二轮333桌,按每桌10人计算,一共邀请了近万人共进晚餐。据介绍,操办这台宴席花了40万元。
给公众免费吃一顿饭,或藉此联络感情、答谢当地村民的做法值得肯定。然而,这样大摆宴席式的答谢,会不会是一种“封口”?让百姓对其“问题”因“吃人嘴软”不好意思开口?也许笔者的担忧是多余的,但避免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重度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地厂家又如何保证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不被污染?有科学的举措和信心吗?就此,笔者更乐意看到当地水泥厂实实在在地搞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范,更乐意看到将有限资金投入到环保中去,而不是摆出“40万元的宴席”。
至于维护与当地百姓的关系和感情问题,搞好环保、避免伤害发生才是最好的“答谢”。
(摘自《每日新报》 毕晓哲/文2011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