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在青青茶园啄食虫草,晚上在亮堂的智能鸡舍里“养生”休憩。松阳县一些养殖场引进“智能鸡舍”在茶园里饲养鹊山鸡。“第一批78个鸡舍已被一抢而空,眼下公司正全力组织采购。”松阳早上好鹊山鸡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早生说,“这种占地不到两平方米的鸡舍,组装了太阳能板,挂有杀虫灯,底部4根木桩可依茶山坡度拆装,使用非常方便。其提供的动植物共生立体养殖模式,深受茶农欢迎。”
“鸡舍的太阳能板白天收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到夜间可为鸡舍提供内部照明用电,又可为杀虫灯提供电能,诱杀各种害虫,让鹊山鸡吃上高蛋白‘早餐’。”松阳县新处乡外石塘村村民叶洪清高兴地告诉笔者,别看鸡舍只是多添了两种设备,正是它们为茶园编织起了一张日夜无休的生态捕虫网。
叶洪清种有150亩茶园,去年6月,他引进“智能鸡舍”饲养了8000羽鹊山鸡。通过近一年对比,发现每亩茶园增收近2000元。
“在没有引进智能鸡舍前,茶园每年支出化肥成本4.5万元、农药成本7500元、除草剂费用450元、工人工资3000元。如今,除了补施部分冬肥,其余的都省下了,平均每亩可节省成本300多元。”叶洪清说,“鹊山鸡的‘口粮’供应也从每日三餐减少为一餐,饲料成本大大降低。”
据余早生介绍,由于鹊山鸡以虫、草为主食,白天又四处活动,公司每羽回收价是80元,比同类鸡高出20元;住进“智能鸡舍”后,鹊山鸡在夜间有了充足光照,产蛋率提高近10%;茶园不施肥,不打农药,又施有机肥,所产茶叶收购价要比市场上高出近30%。几项叠加,增收效应非常明显。
雷蕾 孙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