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区里水稻生产,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从耕种到植保环节机械化操作全覆盖。”德清县新安镇下舍村鑫禾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利忠日前介绍,等烘干中心建成以后,今年下舍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里粮食生产可实现育、种、管、收、烘全程机械化,这也是湖州市第一个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下舍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坐落于德清县德桐公路下舍村段东北侧,连片面积1500余亩。据了解,该功能区在湖州市目前已经建设的千亩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中,连片面积大、田块方正整齐格式化、看上去非常亮眼。
进入功能区,笔者看到几条3米宽水泥机耕路纵横交错,将整个功能区分划成巨大的“圭”字型,机耕路两旁护坡上种着柏树和玉兰树,“回”字型的排灌渠道将农田与所有道路分隔开,每一块农田面积约200亩至300亩,成方成块的,非常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德清县农业局农作物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舍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是今年4月份动工的,规划建设投入资金23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80万元。目前,机耕路、排灌渠道、机埠等设施已修建完成,93平方米烘干中心联体房已经结顶, 1440平方米的联栋大棚和32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组成的育秧中心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虽然功能区还未全部完成土地流转,但这并不影响粮食生产机械化的推进。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由合作社实行统一种子品种、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防治病虫害,每户农户只需要拿出每亩200元的种子、耕田、农药成本费交给合作社,既省钱又省力。“如果农户自己动手平整田、撒播,光这两项就需要3个人工,按照每工70元计算就是210元。”沈利忠说,合作社统一机械化操作,效率是农户的10倍甚至几十倍,比如统防统治,大型植保机械防治效果也更好。
因为有了粮食生产功能区,政策规定10年稳定,沈利忠才下决心投资建设烘干中心、育秧中心等设施。等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建成以后,粮食生产播种、收割环节抗自然灾害能力将大大增强,遇上连续阴雨,丰收果实也照样能收割归仓。 汪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