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宁波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年,到目前,第一批中央资金6000万元已实施完成,第二批中央资金3000万元也已拨付到位并开始实施,大大推动了该市农业机械化进程。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为管好、用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宁波市农机部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农机购置补贴的“五关四制”,从源头构筑起全程监管网络。
严把五个关口
为从源头上保障资金安全,宁波市积极探索并建立规范严密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程序,严格把好逐级审核、公开、单机核实、质量监督、廉政风险等五个关口,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在审批过程中,购买补贴机具需经过民报、村核、镇审、县批,以及宁波市农机局和财政局多层环节把关,较好地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规范实施。该市农机管理部门坚持公开购置补贴政策、补贴目录、申请情况和购置补贴经销商等情况,接受社会和农民的监督。同时,认真抓好质量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和供应商落实好补贴机具的质量承诺。还建立了重大质量事故和集中投诉快速反应机制,成立快速应急处理小组,确保重大质量投诉协调处理迅速到位。
此外,该市还规定,凡补贴的农机购置发票原件上,必须由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加盖“农机购置补贴专用章”,并逐机进行喷号标记。宁波市农机管理部门还从内部入手,不断加强工作透明度,强化工作制约,并实施问卷调查和电话核查,抓苗头防微杜渐,严把行风廉政关。
创新四大机制
为让购机补贴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民,保证政策实施不走样,宁波市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在资金配套、工作责任、防腐预警、绩效考核等四方面设立新的工作机制,规范政策实施。
在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对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了相应配套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每年使用方案中,明确各实施县原则上按中央购置补贴资金的1∶1进行县级配套,创新了资金配套机制。
为从源头上预防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腐败现象的发生,宁波市于2008年开始探索建立农机购置补贴防腐预警机制,创立了防腐预警联合协作机制、目标机制、宣教机制、权力运作机制、评估长效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和农机推广预警网络、农机防腐监督网络等两大网络,即“5+2”农机购置补贴防腐预警机制。目前,宁波市覆盖市、县、镇、合作组织四级防腐预警监督体系基本建成,为开展农机补贴工作装上了“报警器”。
该市还创新工作责任机制和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每年年初,宁波市农机局都与各县(市、区)农机局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廉政责任书》。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县级购置补贴工作的规范,强化了县级配套资金的规范使用管理。 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