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全民阅读/□欧阳锡龙
读书就是幸福
  读书就是幸福,这是我从小到大都坚持的信条。
  我的老家,以前是很贫困、闭塞、苍凉的。我的家里,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大好,家里家外依靠母亲一个人,还要照顾爷爷奶奶,供哥哥和我读书,缺衣少食是常有的事。可就在那极为多艰和窘迫的情况下,父母想方设法不让我们辍学,并且能够变戏法般地拿出一本两本课外书给我们读,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
  也就在那个最为困难的年代里,作为一个小学生,我把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囫圃吞枣地读完了。后来上了初中,更能理解作品的意境,我又读了一遍这些书。当时读书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给母亲打完猪草的时候,躺在草地上读;在山上砍柴砍累了的时候,坐在山石上读;晚上没有电的时候,就着灶头的火光读……
  参加工作后,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我还是坚持每天晚上读点书。当我朗读清新隽永、情韵悠长的散文,品味恣意挥洒、雄辩有力的杂文,轻吟若即若离、朦朦胧胧的诗歌小说,感受其中婉约清丽的文字与博大深邃的意境时,我游弋于字里行间,简直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点一盏孤灯,伴着书香茶香,沉入意境当中,与夜的精灵对话,聆听灵魂的歌声,真的很美。“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人生不能不读书。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上海《收获》杂志的一句广告词至今让人回味:“当世间所有虚妄的追求过后,文学依然是灵魂的一片净土。”物质的世界,更需精神的滋养。如今,我仍坚持常读书,因为读书就是幸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