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创新经营机制要从四方面来努力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创新(下)

  □童日晖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既有制度问题,又有认识问题,更有人才问题。当前,创新合作社经营机制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
  一、解放思想,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小农”的联合组织,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传统理论认为合作社是“小农”的联合,并以此作为政府支持的依据。实际上“大农”也需要联合。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牵头兴办合作社,得到了稳定并质量可靠的原料,而作为生产者的社员,有了合作社的指导,不但能生产出好产品,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解决了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劳动的联合,更包括土地、资金、技术特别是人才在内的高层次的联合。在农业生产力落后时期,劳动联合据重要地位;生产力发展以后,农业已不仅是生产,更多的是跟生产紧密相关的营销、加工、保鲜等,只有更高层次的联合,合作社才能为社员争取更大的福利。三是一个农户不是只参加一个合作社,而是可以参加多个合作社。美国的农场主平均参加3.7个合作社,韩国农民平均参加2.7个合作社。一些农业现代化国家,其发展经验除技术先进外,还有家庭经营、专业合作、社会化服务3个基本要素,无论规模多大的农场,都通过参加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来获得多种社会化服务。四是合作社不仅是农户的联合,而且是包括农户、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内的跟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者的联合,并且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还可以跟其他合作社或经济组织进行再联合,以增强合作社实力,为社员争取更多的利益。
  二、将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到指导专业合作社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历经积极探索、建章立制、依法规范、积极运用4个阶段,现已进入提升发展阶段,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工作指导体系,目前发展环境也越来越好,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提升发展新阶段,指导专业合作社的重点也要相应地转移。一是要从创造外部发展环境向创新内部经营机制转移,将机制创新作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提高指导水平。经营机制直接关系到专业合作社的活力,而影响经营机制活力的因素众多,涉及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样一项措施在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或在同一专业合作社的不同发展阶段效果都可能不一样,因此相关人员除熟练掌握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外,还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农业知识、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学习,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一些以单个农户为主联合的合作社,要突出能人领办的作用,发挥能人才干。对一些上规模的合作社,要健全内部组织分工,实行分散决策。对一些同类的专业合作社,要按地域、品牌、市场等进行融合,实行资产重组,成立联合社。要加强对不同产业、不同规模合作社经营机制创新的经验总结,运用典型来推广。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搭建机制创新平台。一是要继续开展行政性的规范化合作社认定,并建立规范化合作社复评制度,弥补法律上对合作社年度“免检”的缺陷,尽可能提高规范化合作社在合作社总数中的比重。二是规范化建设要突出重点,在内部,重点是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规范财务管理等;在外部,主要是开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建设,促进合作社增效、社员增收。
  四、切实解决经营机制创新中的实际问题。经营机制创新主要依靠专业合作社自身来实现和推进,但有些方面专业合作社自身很难做到,需要政府支持。一是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专业合作社创业或者领办专业合作社,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管理者和社员素质的培训,选送专业合作社骨干人员到大学深造,培养一批“农业MBA”人才。二是切实帮助合作社解决在兴办服务设施中的用地、资金等困难。落实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设施配套用地政策,支持合作社兴办冷库、农产品整理包装加工设施,购置农机具等。继续探索并扩大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信用担保、信贷授信等做法。三是积极组织产销对接、科技对接、银农对接等活动,为合作社机制创新搭建平台。
  作者单位:省农业厅经营管理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