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一场农产品的“饕餮盛宴”

———第八届金华·华东农交会侧记

  □本报记者 陈鎏琰
  10月20日,第八届金华·华东农产品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在金华农展馆拉开了帷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当代“神农”袁隆平院士等出席了开幕式。
  4000平方米的展示区,6000平方米、600多个展位的展销区……金华农展馆成了农产品的海洋。
  喜悦写在忙得满头是汗的参展商脸上,也写在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市民脸上。作为金华市规模最大、企业最集中、产品最丰富、信息最权威的农业展会,华东农交会让人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喜悦,“如今,农交会已经成了金华农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农业科技的讲台、农业发展成果的展台、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柜台。”金华市副市长蔡健自豪地说。
农业新成果琳琅满目
  “黑色的茶叶头一回见到,感觉挺新鲜的。”展会现场,记者遇到了正在武义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展位前购买茶叶的张之乾。“这种茶叫做黑茶,属于发酵茶,要泡茶只要掰下一块就行。”骆驼公司负责人胡秀珍告诉记者,黑茶有多种保健功能,之前主要销往新疆、内蒙等地。
  “快看,水稻种在鱼塘里呢,”不少市民围在“绿巨人”展台前好奇地围观着。金华绿巨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翻新花样种水稻,不仅研制种出了适合糖尿病人吃的宜糖米,还培育出了种在鱼塘里的稻子——芦苇稻。鱼塘里也能种水稻,这无疑为水稻找到另一片适合生长的“新大陆”。“芦苇稻拓展了种粮的面积,阻止了水花生、水葫芦的生长,使池塘变成一块活性水域,是一项低碳环保的立体生态农业技术,我们把这种米叫做‘鱼吻米’,因为是对着鱼儿的嘴巴长大的!”说到自己的新产品,“绿巨人”老总徐开盛开心地哈哈大笑。
信息比产品更受关注
  在市民忙着逛展会买农产品的时候,不少农民却奔向了设在农交会现场的农业技术咨询台。
  金东区琐园村农民李德兴家里种了100多亩蔬菜,他见甜瓜效益不错,就打算种植,但是选择品种却让李德兴伤透了脑筋。金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程炳林建议他选择“东方蜜一号”的甜瓜品种。“这种甜瓜糖分很高,而且很适宜我们村里种植。”李德兴说,以前碰到问题都不知道到哪里找专家,是农交会给他和专家之间搭了桥。“我们举办这样的咨询会,正是为了解决像李德兴这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继而推广先进的生产理念和农业技术。”程炳林告诉记者,本次农交会上,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等单位还举行农业科技论坛、品牌建设讲座等活动,为农户解难答疑。“农民来农交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卖些什么,获得更多更新的农业技术、种子种苗信息已成为他们最关注的内容。”金华市农业局局长吴立钢说。
网上农展再显身手
  农交会上,从江西远道而来的张凌想采购大量金华灰鹅,但人生地不熟的他还真不知道该找谁,金华农业信息中心的钭一土立刻带他浏览了网上农交会,没过多久就找到了几家养鹅的合作社。“多亏了这网上农交会,真是很方便啊!”事后张凌笑着表示。
  本次2011金华·华东农交会网上农交会与现场农交会同时开幕。钭一土告诉记者,这次的网上农交会经过全新的制作、排版,相较于往年有了很大的变化。本届金华网上农交会前期已有800多家农业企业在网站上登记注册参展,参展商品逾3000多种。
  “农交会开幕后,网上展厅日点击量就跟‘坐了火箭’似地蹭蹭往上涨,而且访问者分布广泛,为扩大农交会影响、促进产销信息沟通发挥了独特作用。”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