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炒制好的香榧售价达到每公斤400元,但榧农们还是毫不马虎,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
近日,笔者来到绍兴县稽东镇“山娃子”香榧专业合作社时,看到合作社负责人黄望治正把一筐香榧搬到室外。“这些都是要丢弃掉的,别看品相不错,里面都是残次品。”黄望治说。
吃过香榧的消费者都清楚,最懊恼的就是遇到空壳。为此,“山娃子”在生产包装车间专门安排了8位工人,对炒制好的香榧进行逐一检查:一边摇晃,一边用耳朵在听,特别认真。“首先感受一下重量,摇晃的时候再听声音是否有撞击声。”一位叫袁荣月的车间负责人介绍起检查香榧质量的关键。她告诉笔者,作为有经验的熟练工,拿起一颗香榧一晃就知道是否是空壳,用耳朵一听,就知道其中果肉是否饱满。对于空壳香榧,他们绝对不允许混杂在成品香榧中。就是对果肉不饱满的香榧,也要逐一进行挑选,另行处理。
笔者了解到,今年“山娃子”一共收购香榧30吨,已经销售20吨左右。而一般1公斤香榧大约有500颗左右的榧子,总共需要逐一检验1500万颗香榧。
“其实炒制好后挑选榧子仅仅是我们抓产品质量的一个环节。”黄望治说,香榧摊晒时要挑选,开始炒制时也要挑选,这样经过了3次挑选之后,他们才会把香榧放到市场上销售。黄望治说,“‘山娃子’是我们稽东榧农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的形象。” 许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