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我国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蒋英是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之女,“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夫人。她和钱学森1947年结婚,在一起相处了62年,两人的结合堪称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联姻。如今,两位在天国再续“燕双飞”。
相恋:“妹妹”成妻子
1923年的一天,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钱钧夫家里显得很热闹,他正在等待一位好朋友带着家人来做客。蒋百里,赫赫有名的军事家,他和夫人带来5个漂亮的女儿,这让钱均夫的夫人,也即钱学森的妈妈很羡慕,她说:“你们有5个女儿,给我一个好不好?”蒋妈妈很大方:“好吧,你挑一个。”钱妈妈就说要老三蒋英。然而,4岁的蒋英在钱家只呆了几个月,就闹着回家,因为12岁的干哥哥钱学森不跟她玩。
1929年,钱学森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在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程,一年后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理论博士学位。1937年,蒋英考进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并在一次匈牙利举行的国际歌唱比赛中获奖。
1947年,钱学森回到上海,那时他已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意气风发。很多人都想把女儿介绍给他。后来蒋英回忆:“人家知道我们家和钱家私交甚密,就来托我和我妹妹做媒。”在蒋英为钱学森安排的一场相亲会上,一位富家女竟当面向钱学森表达喜爱之情。钱学森却拒绝了,因为在这次酒席上,他被儿时的玩伴蒋英深深吸引了。
几天后,钱学森应邀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学术讲座,蒋英一个人去听了。讲座结束后,钱学森突然提出送蒋英回家。“他送我回家以后,我说,我这里有很好的唱片,挑一张顶好的给你放好不好?他说,不好不好。一下子我们都静默了。过了一会儿,他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吗?我很吃惊。”蒋英后来回忆说。
蒋英佩服钱学森,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6个星期后蒋英与钱学森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了婚礼。不久,钱学森先回美国,一个多月后,蒋英独自到了波士顿和钱学森会合,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
相守:同对艰险为回国
有了蒋英的陪伴,钱学森变得很乐观,学术也迎来了高峰。他先后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震惊科学界。1950年春天,钱学森决定回国,因为他的祖国正在发生巨变。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对于美国军方来说,钱学森知道得太多了。
不久,美国联邦特工拘捕了钱学森,将其关押了15天后释放,并告知不能离开美国,同时规定,钱学森的活动只限于居住地30公里范围内。
在软禁期间,钱学森住所被监视,甚至电话也被监听。那时,钱学森只能在学校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蒋英则在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那是一段屈辱而又艰辛的日子。“两个孩子,钱永刚刚刚会在地上爬,钱永珍得手里抱着。特务老来跟我纠缠,方式是各种各样的,甚至半夜12点钟来电话,问谁谁谁是否在家。这些我都避开钱学森,不让他知道。”蒋英说。
钱学森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和蒋英过着平淡的生活。有时,他们会带着孩子去附近兜风,会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对于妻子蒋英来说,这是丈夫在家呆的时间最长的时期,和谐的家庭氛围也给钱学森带来些许慰藉。买菜,洗菜,切菜,切肉,都弄好了,最后掌勺的是钱学森,他爱做饭。
5年后,在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斡旋下,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相谐:甘当“幕后功臣”
作为中国导弹研制的技术领导人,近30年里,钱学森经常神秘失踪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全靠蒋英。有一回,钱学森又“出差”,一去几
个月,杳无音信。急得坐立不
安、寝食不宁的蒋英,急冲冲找
到国防部问:“钱学森到哪儿去
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其实,这时的钱学森正在戈壁荒漠上紧张地进行着“东风一号”近程导弹的发射准备工作。
后来,蒋英慢慢适应了钱学森一概不管家里的事情,觉得不能干扰他。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在盛大的颁奖仪式上,钱学森当面表达了对妻子的感谢。直到2009年钱学森去世,相伴62年的妻子蒋英内心始终有一份愧疚,“他很懂美食,可惜他没这个条件,一辈子没吃过美食,至少是很少。我很可怜他,因为我不会做美食。”
少年时候,蒋英和钱学森曾在两家的聚会上合唱过一首《燕双飞》的歌曲,这似乎预兆了他们以后相伴的人生,一起经历荣耀,一起经历苦难,一起经历光荣,在温馨中慢慢老去,默默离开……(摘自《半岛晨报》2012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