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甜蜜负担”困扰年轻人

  为给女朋友选购情人节礼品,27岁的杨磊专门调休来到北京西单的施华洛世奇专卖店。他还请女店员当起“模特”,一件接一件地戴上让杨磊选择。经过再三斟酌比对后,杨磊用他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价值980元的一款项链。
  情人节从西方“舶来”中国后,一方面让年轻人又多了一个暧昧的理由,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承受着这一甜蜜带来的负担。
  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江认为,人们的价值观正变得虚荣,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攀比心理,过分追求时尚和奢华。
  在南京著名的新街口商业圈,小宁正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前,埋头寻找香水。500-700元一瓶的价格已经不菲,但他并不满意,他需要的是标价1000多元的某款香奈儿香水。
  今年是小宁和女友一起过的第二个情人节。小宁认为,他应比去年花更多的心思——如果礼物分量太轻,比女友身边的女孩子收到的礼物差,就算她不说出口,内心肯定还是不愉快的。“为了她开心,我得狠狠心。”小宁笑着说。28岁的小宁是一家外企的白领,这瓶香奈儿香水大概要花掉他五分之一的月收入。
  对此,顾江认为,在现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年轻人被迫做能力之外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受社会风尚的“绑架”,时代过于追求表面上的东西,这也是社会的一种通病。“从情感表达方面来说,亲手制作一件信物,虽价值不高,可能更能表达爱意。”顾江说。但社会节奏太快,年轻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加之社会的快餐式、便利化的商品填补了这一空缺,配合着价值观的扭曲,它必然对年轻人构成负担。
  顾江认为,这种非理性的攀比行为,不会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对自己追求的目标,会有更清醒的认识,因而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做出理性的决定。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秦华江等/文 2012年2月1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