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李家洋村,农民方善友正忙着移栽西瓜秧苗,给他帮忙的还有五个老乡。“这几年小工工资连年上涨,去年每天是100元-120元,今年涨到150元。我们请不起啊。”方善友说。
方善友到李家洋村承包农田已有8年了,承包田从去年的20多亩增加到今年的40多亩。平时,主要是夫妻俩打理。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工本,他选择合理搭配农作物。今年,他计划种植15亩早稻、10亩西瓜、5亩罗汉豆和4亩茭白。
方善友说,罗汉豆正常气候下清明节后可采摘,再种一茬单季稻;大棚西瓜五六月份采摘,再种一茬晚稻;早稻收割及种晚稻在七月中下旬;茭白八九月份可以上市,单季稻、晚稻分别在十月份和十一月收割。“这样搞多种经营,不仅可以减少种单一农作物带来的风险,也能错开农事,避免忙时忙死,闲时闲死。”
农户之间相互帮忙,也是方善友和其他承包户一起想出来的办法。“我们承包户种植的农作物大同小异,但即使是同样的作物,上市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熟的,也有晚熟的。这样错时,可以互相帮忙。”方善友说,“我忙的时候,可以叫老乡来帮忙。我空闲时,就给他们帮忙。大家都是不计报酬的。”他以给西瓜大棚覆盖薄膜举例,没有风的时候二三个人差不多了,起风时,需要六七个人一起做。如果叫了四个小工,一天工钿就要600元。如今,可以省下这笔费用。 张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