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生活时空/□缪士毅
品味清明文化
  清明联 清明联为联苑中一朵奇葩,引人注目。如:“风起大寒,霜降房前成小雪;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上下联虽景观不同,却对比鲜明,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联语既有感时之作,又有应景之对,引人吟咏,颇具韵味。“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上下联中各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联语化俗为雅,新意迭出。
  清明谜 在谜苑中,有的谜面中含有“清明”两字,如“清明节前后”,打一字(谜底:晴);“清明时节雨纷纷”,打一气象用语(谜底:降水过程);“清明前夕”,打一节日(谜底:元宵节);“每逢清明泣坟前”,打一外国诗人(谜底:海涅)。而有的谜底为“清明”,如“日月潭边寄情心”,打一节气;“月光如水水如天”,打一节气;“公开谈廉洁”,打两个节气名(谜底:白露 清明)。
  清明谚 民间流传着许多与清明有关的谚语,如“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清明前后怕晚霜,无晴无风要提防”、“麦怕清明霜,谷怕后来雨。”这些清明谚语通俗易懂,自然生动,深得人们喜爱。
  清明俗 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风情,如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内容,是追根思源的表现,正如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所云:“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吃青团子是清明食俗,江南一带喜欢在清明吃青团子。清明踏青由来已久,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就有宋时清明踏青的热闹情景。清明插柳植树古已有之,至今民间仍有清明插柳的习俗。此外,有些地方清明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等习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