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来有机肥,开起滴漏管,连日来,景宁县澄照乡三石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毛荣利忙着指挥工人侍弄菜园地,“这十几亩菜地种的都是猪饲料,种菜的肥料都来自猪场。别小看了这块菜地,它一年能为合作社节省近十万元的成本。”
走进毛荣利的养殖场,只见地面干燥,生猪通体干净,没有一丝污泥,小猪睡在温室里,憨态可掬。“在我这里,你闻不到刺鼻的臭味,闻到的就是这些饲料的清香。”毛荣利颇为自豪地说。
猪养在镂空的架空铁架上,生猪排泄物自行掉落,一部分进行干燥收集,其余则最终流向猪舍外的沼气池。目前,合作社的3个生态猪场全部采取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的科学方式进行饲养。
也正是这个简单的“低碳”改建,不仅创造了一年1200多万元的产值,还串起了生态种养“金链条”,沼气用于照明和取火,沼液、沼渣无偿供给周边农户种板栗、蔬菜,带动了周边一大片原生态农业的发展。“我们承包了周边200余亩板栗基地,但我们只是用来处理猪粪水,板栗收益全归农户。”毛荣利给笔者算了笔账,“养殖场产生的沼气完全解决了养殖场的炊事、照明等用能,通过沼气的循环利用,我们养殖场年增收节支至少两三万元;沼液、沼渣用于附近板栗、蔬菜、茶叶等作物种植,每年可减少化肥、农药和劳动力等成本支出约20多万元。”
庄初阳 叶尚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