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温岭农民借地种田 异域拓展温岭农业

  近日,温岭市腾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云南省陇川县陇巴镇签订了一份面积1200亩、期限10年的枇杷园承包合同,同时,与瑞丽市孟秀乡谈成2700亩的山地承包意向,近日可正式签订合同。
  “算上这3900亩面积,温岭市‘走出去’农业总面积达到38.68万亩,超过了温岭这几年稳定的38.56万亩耕地面积。也就是说,温岭人在外地再种了一个温岭耕地面积。”温岭市农林局的蔡裕亮告诉笔者。据介绍,去年,温岭“走出去”农业实现产值27.6亿元。
  温岭人多地少,民间资金丰厚,“走出去”农业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台州罗氏果业有限公司的罗永海从贩卖瓜果中闻出异地种植的“甜味”,走出温岭,在海南岛承包建立了4000多亩的西瓜生产基地,亩产3000公斤,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2004年,罗永海又与他人合股,跨出国门,到缅甸包租了1000亩农田种植西瓜和哈密瓜。2004年,原台州金记米业有限公司金新春在黑龙江红卫农场种植水稻2150亩,开创了温岭人在东北种植水稻的先河。“我们走出去的规模在逐步扩大,箬横镇浦岙村妇女陈荷花去年在黑龙江省前锋农场承包了3011亩水稻田,摘取了温岭市第一种粮大户桂冠。‘玉麟’西瓜合作社社长彭友达最近正在东北考察,准备包地种水稻,如果能承包下来,面积将是上万亩。”
  与规模扩大成正比的是,区域分布和行业产业范围扩展,如今,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温岭市“走出去”农业足迹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区),并逐步向东南亚、南美等境外延伸。投资产业范围涉及西瓜、水果、粮食、蔬菜、花卉苗木等20多类。“主要集中在水果、粮食产业。温岭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中国西瓜之乡,在这些产业上,温岭人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农业走出去更要扬长避短。”蔡裕亮解释说。
  温岭市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业“走出去”,有关单位从技术支撑、政策保障、土地流转、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积极帮助。这几年的一季度,温岭市农林局都要派技术专家到外地,为在那里投资农业的该市农民提供土壤检测等免费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土、用土。 刘振清 林本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