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余山村的深山坳里,一台插秧机正在忙碌地工作着,180多亩山冲田又披上了“绿”装。“这些山冲田,因为高低不平,形状不一,大小不同,所以机插比较吃力。这不,一个上午,只插了10多亩。”在旁的吴兴成龙农机合作社社长江炳海介绍说。“按照这个进度,完成180亩的早稻插秧任务,需要一周左右时间。”
据介绍,这些农田属余山村村民的承包田。由于该村80%的青壮年在全国各地从事索道运输,加上承包田离村庄有7公里路,耕种既不方便,成本又高,村民不愿耕种。
去年2月,村委会根据110户村民的要求,就山冲田流转事宜,与吴兴成龙农机专业合作社达成了协议:流转时间为10年,承包期间,成龙合作社按每年每亩115公斤晚稻谷作为租金付给农户,或按稻谷市场价折付农户相应租金。
承包后,吴兴成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启动了山冲田的整治:修了3公里的机耕路,修通了渠道1000多米,修复了拦水坝2处,并将小田改成了大田。
邓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