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时空/□曹一清
珠圆玉润 古韵新姿
——走近浙江古村落
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先民们在富饶、广袤的浙江大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至今仍放射出熠熠的光芒。
而数百座上起南宋下至民国的村落,更像一捧光彩夺目的明珠撒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龙门、芙蓉、竹溪、河阳、走马塘、永昌堡、山下鲍、却金馆……走近这些古朴的村落,就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斑斓。
如果说精美建筑是无声的诗,那么浙江的古村落就好似一阕阕婉约的宋词,蕴含着些许铁板铜琶的豪气;犹如元曲小令,雅俗共赏、清新委婉;也像一卷卷明清的章回小说,情节曲折、命运跌宕,道不尽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世事变迁、家族荣辱、村落兴衰,值得你时时翻阅,吟哦放歌。
如果说古老建筑是立体的画,那么古村落极像大师信手挥洒的一帧帧泼墨山水,简约凝炼、大气天成。其布局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浓墨处层层叠叠,淡描处空灵清秀。其意境深邃隽永、开阔多姿,古朴厚实……风韵钱塘、雅筑运河、韶华吴越、形胜东瓯、耕读金衢、石室海岛、泥墙秀山……每个大师自有风格,不同年代独成一家。早观之,晨曦绽彩、山岚轻绕、雄鸡啼鸣、小儿诵读,恍如处子拂面纱。晚读之,夕阳暮霭、炊烟袅袅、耕牛哞哞、农夫将归,恰似佳人忙梳妆。
如果说宫殿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古村落则是先人用木料、青砖、瓦片、卵石等一个个音符谱就的华彩乐章。交响着瑰丽的想象,流淌着优美的韵律,表现了精湛的技艺,显尽了大族的底气与祈望。其中,古墙巍峨、黛瓦鳞次、枫梁高搁、柏柱挺立、天井敞亮、庭院幽深;台门肃穆、照壁雅致、朱门石狮、标榜擎天,门当户对、福泽几何;宗祠庄严、祖训高悬,戏台古朴、教化无声;更有文昌阁书声琅琅,老庙堂香烟缭绕,鹅卵石铺路历千年不衰,马头墙御风拒祝融肆虐;砖雕石刻细腻雄浑、历久弥新、寓意吉祥,窗棂木雕须毫毕现、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或见村头樟树三两棵,虬枝旁逸、绿荫敝地;村内水井三五眼,半亩方塘、清新沁脾;几座小桥,水流淙淙、游鱼可数;一个凉亭,数幅楹联、或庄或谐,让村庄充满着灵气和生机。倘徉于古村落,但见斑驳的老墙,爬满青藤的小屋,光阴磨去的石径,陈年的石磨、老臼、水碓,岁月沧桑;移步换景,或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远眺青山、茶园、竹林,阡陌纵横、四时景色,赏心悦目;近听鸟鸣、犬吠、羊咩,村姑捣衣、老妪弄孙,声画融情,别有野趣。
如果说建筑也有灵魂,古村落的灵魂就是全方位地寄寓在历史、人文、宗族、民俗里的文化。村落开基择址,就表现了始祖的远见卓识。先贤寻觅资源丰富,有荒地可垦、宜渔桑稼穑之地,或山林纵深、生存有余之所,或江河贯通、舟楫便利之埠。更将堪舆学演绎得淋漓尽致,务求天人合一、人与环境相谐,地质、地理、气象、水文、甚至星相、进退均在考量之中,期待村落风生水起、人丁兴旺、才俊辈出、财富集聚。营造则泥墙雏形、秦砖汉瓦,累世之功、锦上添花。宗族文化,更是古村落的文化源流,内涵博大精深,表现了名门大姓的价值取向。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大心雅意,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忠义气节,有“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田园企求,有“状元及第、光宗耀祖”的官宦梦想,有“诗书传家、翰墨流芳”的名士风骚,有“诚信不欺、货真价实”的商贾之道,有“天工开物、独技谋生”的安身立命……细细品味,钟鸣鼎食之家,堂前燕飞寻常陌巷;时空交错、世事沧桑,历史的文化依然潜移默化。
历经千年风雨、战乱、拆迁,浙江现存的古村落风貌依旧,因为它是中国民间的史书,承载着悠久的中华文化。更因为各级政府、望族后裔、有识之士的执著情结,才得以整新如旧、永存人间。
让更多的古村落重放异彩,亦可谓盛世修史之一端;愿当今新村建设、旅游开发,也能雕琢出若干经百年洗礼而依然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