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乡村美食/□方元湘
鲜笋鲜
  据说唐太宗喜欢吃笋,每当春笋季节,总要设笋宴招待群臣。盛大的宫廷笋宴促成了朝廷一种和谐团结向上的气氛,笋功莫大焉。
  现代作家梁实秋是位美食家,他在《雅舍谈吃》中写了一篇《笋》的文章,从诗经开始说起,说唐朝的杜甫、宋朝的苏东坡都对竹笋无限热爱。杜甫绝句“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令人拍手;苏东坡说“好竹连山觉笋香”令人击掌。梁实秋先生还俏皮引用了经改变了的东坡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竹笋出土有前后,先是冬笋,冰天雪地里挖笋的农民伯伯在毛竹林找黄泥土拱起的地方,挖出一根根胖乎乎的冬笋。冬笋炒肉丝,舌头舔鼻头。
  到惊蛰,雷公公催雷笋娃娃爬起来,雷笋娃娃从暖暖的稻草堆里钻出一个个尖尖的脑袋瓜子。春节,雷笋的价格很高,要二三十块一斤,但挡不住人们对那美味的诱惑。
  清明过后是谷雨,雨后春笋如插香。石笋、水笋、红壳笋一一登场。春笋纤纤长长,如美女的十个玉指伸出。要数味鲜美,石笋拔头筹。
  哺鸡笋,又称高脚笋,是笋中之王,又粗又壮,肉质厚,又脆口,味鲜美。哺鸡笋的家族大,兄弟多,常常占据笋市场的半壁江山。
  过了红壳笋、鸡毛笋,姗姗来迟的数广笋,上市要到端阳节边。从冬天到初夏,有笋可挖的时间有大半年。
  鲜笋鲜,根根鲜,要吃鲜笋来尝鲜!鲜笋鲜,根根鲜,餐餐桌上来相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