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以田为家 百合为伴

大山深处拼搏的“80后”

  有这样两个年轻人,他们住在离村庄1500多米远的半山腰上,每天耕作在田间,察看百合长势,以田为家,百合为伴。他们就是遂昌新龙百合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80后”的小伙子张伟权和郑飞军。
放弃工作回家创业
  2010年,在湖南打工的张伟权偶然发现,当地农民种植食用百合销路好,过上了富裕生活。他脑筋一转,种植食用百合在自己的家乡遂昌还是新型产业,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是创业致富的好门路,便马上联系在上海从事蔬菜生意的亲戚郑飞军。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回家创业种植百合。
  随后,张伟权去湖南学习百合种植技术,郑飞军则在上海打听百合的销售渠道和相关业务。时机成熟后,两人毅然辞去了各自的工作,先后回到遂昌,开始了他们的创业“旅程”。
开垦荒山种植百合
  百合种植挑选合适的基地很关键,张伟权和郑飞军跑遍了大半个遂昌后,听说柘岱口乡有一片理想的山地,便满怀信心到实地查看,但眼前的景象把两个小伙子惊呆了:300多亩地里长满了野草,足足有半人多高。听村里人说这片山已经五六年没人打理了。不过,两人发现这片山地的面积、土壤、环境各方面都是种植百合的理想地,两个人静静站在山腰上沉思了许久后,决定承包这片荒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伟权、郑飞军每天除杂草、平整地块、整理路基。经过3个月的辛勤劳作,他们开垦出了100多亩百合种植基地,正好赶上种植百合的最佳时节。
  为了方便管理和照顾好这片百合,张伟权和郑飞军在基地旁建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简陋房子,屋外还有一个木板搭建的简易厨房。除了下地干活,两人的全部生活都在这间房子里。
  因为地处偏僻,周围都无人居住,这里的用水、用电都是问题。没有电,每天辛苦劳作的他们天一黑就早早睡觉,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没有水,他们就从不远处引来山水。洗澡也是到不远处的“小瀑布”,享受自然界的“天然浴场”。
艰苦创业实现梦想
“从2011年上半年开荒以来,预计到今年8月份,百合将全面进入采摘收获期,产值将达到60多万元。”如今看着一株株长势良好的百合,张伟权和郑飞军有说不出的开心,因为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收获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他们已经盘算着如何用这笔资金为下一步的基地发展做准备。张伟权指着身后一大片荒山说:“下一步我们将把这片荒山也开发出来,进一步扩大基地的种植规模。到时候我们的百合种植基地面积将达到300亩。”“我们不仅仅是想自己致富,还想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和我们一起创业。”看到两个年轻小伙子在此创业,当地不少农户相约来到基地“取经”,了解和学习技术。对此,他们都耐心讲解、言传身教,将自己所知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目前已有许多农户参与到种植食用百合当中来。“我们种植百合就是要做龙头,带动群众致富,建遂昌最大、最好的百合种植基地,把五星村打造成百合种植专业村,最后形成品牌、形成产业,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对百合未来发展方向,张伟权和郑飞军信心满满。
林坤伟 蓝陈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