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一亩田产值3万元

兰溪小伙大学毕业后回家养蛙

  •   汪宏学在检查青蛙生长情况。
      他大学毕业后做了不到一年的教师,便辞职回家养蛙。今年4月,他拿到了青蛙养殖许可证,打算扩大规模大干一场。他,就是兰溪小伙子汪宏学。
      汪宏学是兰溪永昌人,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兰溪一所学校教体育。不安于现状的他,工作后便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当他了解到青蛙养殖前景不错后,就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还去了海南一个青蛙养殖基地考察,最终确定把养蛙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在父母的支持下,2009年下半年,他租了十来亩地,创办了绿野生态养殖场。半年后,他干脆辞职,一心一意养青蛙。
    养虎纹蛙让他交了不少学费
      2010年4月,汪宏学以每对80元的价格从海南引进200对虎纹蛙种蛙,开始摸索着养殖虎纹蛙。半年后,3万多只虎纹蛙可以上市了。然而,汪宏学发现虎纹蛙在江浙一带并没有市场,去超市和农贸市场推销时,商家都不愿意卖这种黄颜色的青蛙。后来,他了解到虎纹蛙的市场在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经过多方联系,最终,汪宏学以每公斤36元的低价把所有的虎纹蛙卖给了湖南的一位经销商。虎纹蛙个头比较大,一只体重可达250克左右,但汪宏学的3万多只虎纹蛙总共才卖了两万多元钱,而他仅买种蛙就花了1.6万元。而且,那时刚开始养殖,他不知道青蛙吃的蚯蚓可以自己养殖,都是以每公斤24元的价格从蚯蚓养殖户那里采购的,饲料成本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养殖虎纹蛙这条路走不通。2011年,汪宏学以每对近80元的价格从湖南引进了200对黑斑蛙,这次他在湖南待了3天,系统地学习了青蛙的养殖技术和用于喂食青蛙的蚯蚓、黄粉虫养殖技术。蚯蚓、黄粉虫自己养殖后,饲养青蛙的成本大大降低。现在,汪宏学的养殖场共有500对种蛙。他说,从创办养殖场至今,已投入40多万元,但一半的投资缴了学费,“如果少走一些弯路,像我现在这样的规模,投资20万元即可”。
    一亩田产值可超3万元
      走进绿野生态养殖场,一垄一垄的地上用一米多高的网围着,中间挖了一条小沟,水里栽有水草、藕等,地上种了各种蔬菜、玉米以及西瓜、香瓜等农作物,不时可以看见青蛙跳来跳去。汪宏学说,养青蛙不仅不影响地上种农作物,而且青蛙还可给农作物捉害虫,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不喷洒农药,不施用化肥,产出的还是绿色农产品。与此同时,农作物上的虫子给青蛙提供了食物,也降低了养殖成本。而水沟除给青蛙作活动场所外,还可养了泥鳅、鲫鱼等水产品。汪宏学说,青蛙在水里拉的粪便如果没有泥鳅、鲫鱼把它们吃掉,就会使水变混浊,而泥鳅、鲫鱼不吃饲料,改吃青蛙的排泄物,也成了绿色水产品。
      汪宏学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亩田可以养殖青蛙500公斤,按每公斤60元的批发价计算,一亩有3万元的产值,再加上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和绿色水产品,一亩田总产值可达3.5万元,属于高效生态农业。而据汪宏学测算,建露天养殖蛙场和青蛙饲料投入两项每亩需1.5万元~2万元。
      汪宏学说,稻田也可以养殖青蛙,青蛙能吃掉危害水稻的害虫,蛙粪可肥田。同时,稻田中还可以挖沟养殖泥鳅。据汪宏学了解,目前国内养殖青蛙最多的是海南、湖南、四川三省,其中海南以养殖虎纹蛙为主,湖南虎纹蛙和黑斑蛙都有人养殖,而四川则采用和甲鱼一样的温室常年养殖。“还有人在棉花地里养青蛙的呢!”
      如今,汪宏学养殖的青蛙已进入杭州的一些超市,供不应求。目前,他已在兰溪永昌镇和水亭镇交界处看中一块场地,打算把它租下来,准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到今年九十月份,汪宏学养殖场的青蛙上市时,产量可达2吨左右。为了打造品牌,他已开始申请注册商标。
    倪燕英
    创 业 经 验
    汪宏学的养蛙经
      汪宏学说,青蛙养殖不能急功近利。刚开始养时,他给蝌蚪一天喂七八次饲料,而蝌蚪喂多少吃多少,结果全死了。青蛙一年只产一次卵,每次产卵数量为1000~3000个。青蛙从卵孵化出来到出售,养殖时间为6个月。蝌蚪刚从卵孵化出来后的两天内不需要喂食,之后要喂豆浆、鸡蛋、煮烂的菠菜,以及进口鱼粉、牛蛙2号饲料等,一般一天喂食两次就行,分别在早上七八点,和傍晚五六点。从蝌蚪到小青蛙一般需要养两个月左右。从小青蛙开始,每天要用活的黄粉虫和蚯蚓喂养两次,死的饵料青蛙看不见就不会吃。下雨天青蛙不爱进食。另外,可在养殖场装上电灯,晚上开灯吸引虫子,青蛙会自己捕食。夏天水沟上面要盖遮阳网,以防高温使水质变坏。同时,还要勤换水。
      养殖青蛙还要做好防逃和防鸟、黄鼠狼、蛇等天敌的捕食。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春天气温高于16℃时就要让水沟里的水干掉,撒上石灰进行消毒,以防蚂蟥夏天残害青蛙。据汪宏学介绍,青蛙的病害不多,主要有气泡病、皮肤腐烂病,一般以预防为主,主要采用高碘消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