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民在柳江河边被食人鱼咬伤事件,广西柳州官方宣布欢迎市民参与围剿食人鱼,市民如抓到食人鱼,每条给予千元奖励。同时专门聘请民间捕鱼高手,撒网捕捞。
应当说柳州的反应是及时的,然而在食人鱼已进入江河之后,再行捕捞是否晚了些?又是否完全有效?食人鱼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其危害性在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排在前列。
食人鱼这种外来物种怎么会进来?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作为观赏鱼而引进的。据称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禁止出售食人鱼的相关法规,对观赏鱼类买卖也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事实上,不仅是食人鱼缺乏相关律法管束,其他外来入侵物种亦多有缺乏。资料显示,目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中国有50余种。我国11种主要外来入侵生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0亿元。
近些年引起关注的福寿螺即是一个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据称这种东西咬食水稻等农作物,被称为“水稻杀手”,其繁殖能力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许多家庭当宠物饲养的巴西龟,亦是最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面对生物入侵种类繁多、途径多样、危害各异的现实,我们不能停留在情况不明的状态,更不能停留在放任不管的状态。如果等危害已然发生,再行补救,往往费时费力,甚至为时已晚。一再发生的生物入侵事件警醒我们,应当从研究、治理、管理制度、立法等诸层面共同建立起反生物入侵防护网。
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等大多各管一摊,对外来生物入侵还存在一些无法企及的地带。如果缺乏法律这一最高层级的防护,则对我国防范外来入侵生物是极为不利的。
入侵生物危害性的一个特点是滞后性,因而人们在当时对其危害性往往会估计不足,等到其大量繁殖而开始肆虐才悔不当初。这种疏于防范的意识,往往成为生物入侵的温床。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全社会普及反生物入侵意识。只有普通民众也有防范,才不会轻易让那些危险物种从自己手中流入到大自然中。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吴乔/文 201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