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庆元食用菌亮丽转型

散户栽培变身连锁农庄

  香菇栽培大户庆元田墩农庄是大山合集团所属“加盟连锁农庄”的老会员,田墩农庄每年近110万袋香菇棒原料全部交由大山合集团按要求进行统一机械化装袋、灭菌、接种。分散管理期间,由该集团免费派驻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香菇产品则全部由大山合收购销售。
  这种“聚—散—聚”的香菇“连锁加盟”模式在庆元县广受欢迎,大山合集团更是走在丽水市前列。目前,全国有50多个乡镇300多家农庄近1.8亿袋香菇棒,加入大山合的“加盟连锁农庄”。
  “加盟连锁农庄”是香菇产品外贸“绿色”壁垒日渐高筑下的产物,过去“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外向型农业的要求,装袋、灭菌、接种等“绿色”标准很难统一管理。“加盟连锁农庄”用规模经营的农庄来代替原来大量分散的农户,即农企与农庄“强强联合”,按照国际市场“绿色”香菇标准,共同生产符合进口国检验标准的“绿色”香菇产品。
  “现在基地的关键位置都安装了摄像头,在视频中,你可以看见香菇段什么时候上架、技术人员如何指导、香菇长势如何、菇农何时采菇等,整个生长过程在视频中一览无余。”大山合集团总经理吴新建自豪地说,“在如今全球高呼食品质量安全的形势下,大山合依然在国内食用菌的第一把交椅稳如泰山。”
突破温度的瓶颈
  连日来,庆元县斯大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近期又有7个集装箱的鲜菇要漂洋过海进入国际市场。“干香菇虽然容易保存,但口味没有鲜菇鲜美,受物流等成本的制约,多数企业选择出口干香菇。”庆元斯大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盛武说,“我们公司现在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后,鲜菇从采摘到运达目的地一般只需要7天时间。”
  由于季节的差异,庆元的出菇季节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其他的几个月处于市场有需求,原料无供给的空窗期。为将季节影响降至最小,斯大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一方面优选菇种,在低海拔地区种植早产菇,在高海拔基地种植晚产菇;另一方面,参照出口食用菌备案基地标准,在浙江、河北等地区建立备案基地,采用“候鸟式”的种植和生产方式,利用当地的气候特点,在适宜的季节开展栽培,选择就近港口出货,确保供货的持续性及香菇的新鲜度。据悉,目前该公司年出口鲜菇1000吨左右,鲜菇销量跃居全国前三。
美味佳肴装进口袋
  当每年近50万吨食用菌在国内各大城市售卖,出口销往30多个国家时,庆元食用菌产业又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从美味的“菜肴”变成了可以装进口袋的休闲食品和抗癌的“良药”。
  近年来,休闲、即食类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瞄准了这块蛋糕,开始“试水”休闲类食品之旅。泡椒味的杏鲍菇、泰式风味的香菇冻、香菇素肉粒……如今,该公司的产品展示柜上放着各式各样的即食类小零食。
  除了美食,更有一些食用菌企业“剑指”食用菌生物科技最高端,利用生物萃取技术,从香菇中提取真菌多糖,制成药剂胶囊和医药中间体。“现在,庆元食用菌不再只当‘菜’,也能当‘药’了,像真菌多糖就是一种抗癌的有效药品。”方格药业公司销售部主任雷发声说:“从菜到药的转变,食用菌的平均价值至少提升了10倍以上。”
  6年前,胡庆余堂集团入资方格药业,更是坚定了方格药业走食用菌深加工发展道路。方格药业利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了符合国家要求的灵芝、香菇、姬松茸、灰树花等药用食用菌标准化栽培基地,并从原料源头上控制并结合企业专利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农药残留问题。 朱辰 黄红蕾 万东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