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许多农林专业大学生既向往创业,渴望成功,又惧怕创业,担心失败,因此,提高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农林专业大学生要选对创业路应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战略——认识论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创业之要,理念先行。创新敏感和把握商机是创业者永恒的主题,超前意识是创造性思维之母。农林专业学生创业立足的根本是创新经营。它要求创业者能审时度势,认识国家政治经济宏观政策,紧盯市场发展潮头,冷静地判断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善于捕捉信息,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对于农林专业的学生而言,超前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创业者在决策时不但要向“钱”看,而且要向“前”看,分清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区别。第一,现代农业是一种高度集中化、科技化、工业化的农业,主要受农业科技发展影响,和以前传统的农业靠天吃饭有很大区别。第二,农业生产的组织模式发生了改变。现代农业的组织模式主要是合作化的组织模式,一般采取农业生产互助、联盟等形式来实现合作化,而不再是以前传统农业的小农分散经营模式。结合现代农业的特点,创业者应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增加科技、人才、文化创意等元素,朝着农业创业新的方向前进。
战术——方法论
作为一名农林专业大学生,如何以高超的思维能力,变革创新的潜能,在市场中寻求发现,捕捉商机,创造市场,是创业所面临的首要课题。要学会先算,善算,妙算。
先算定方略。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者胜,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无算乎!”一个“先”字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一是先声,首先要先声夺人,信誉至上,达到“未见其人,先得其心;未至其地,先有其民”的全胜效果;二是先占,抢先进入市场,占领市场营销的制高点;三是先机,把握市场先机,赢得主动;四是先天,在农产品设计开发上追求新、快、美、特,使绿色产品数不胜数。只有在农产品的质量及外观设计等方面先天高于对手,才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善算知己彼。出门看气候,创业识环境,生意知行情,信息抵万金。时刻关注研究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环境变化的趋势,及时有效地识别由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是农林专业创业者的首要职责。农、林、牧、渔类创业,要求有效利用土地和资源;向市场输出新鲜产品等,起步要稳、志向要大。
妙算得市场。农林专业大学生的战略重点不仅是瓜分市场,而且要创造市场,满足需求。因为现代消费需求不仅有层次性、发展性、多样性,而且有可诱导性。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应该明察秋毫,发现潜在的需求,把握商机,开拓市场。首先要调查,创业项目的选择应产生于调查之后;其次要观察,“处事识为先而后断之”,要注意观察当前社会上的冷门产品、热门行业;第三要评估与测量,评估与测量产业的效益、规模和成熟度及行业的生命周期;第四要发现,发现农林产业或行业的空白点,乘虚而入,开发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第五要行动,心动不如行动,一旦发现商机,立即采取行动。
运转——实践论
农林类创业项目运转是一个实践过程,运转就是一切。—切问题只能在运转中发生、认识和解决,大到市场定位,小到岗位设置。离开运转,创业就成了无本之木,创富就成了无源之水。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