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教育

大学生化身梦想使者

为山区孩子圆梦

  •   梦想就像蒲公英,借着爱的力量,飞得更高更远,在更多人的心中播下美丽的种子,孕育新的奇迹。
      这个暑假,顶着烈日,奔赴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志愿者们,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精彩的梦想课,也在孩子们的心底种下对未来五彩斑斓的想象。
    到贫困山区支教
      这个暑假,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的大二学生唐骏有了一个新身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宓桥小学教师。李集镇是个贫困镇,十里八村只有一所宓桥小学,很多孩子要骑车半小时才能到校。李集镇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
      在这个假期里,唐骏带上了电脑、教科书和机械模型,开始了这份全新的工作。和唐骏一起的,还有他的8名队友。他们在炎热的暑假里,一起来到贫困山区支教。
      由于学校校舍紧张,唐骏他们白天在办公室里备课,晚上就睡在办公室里。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里,6个男生蜷缩在一张长不到3米、宽不到1.5米的会议桌上;2个女生挤在一张单人床上;还有一个女生把白天上课用的椅子拼凑起来,铺上席子就当床铺睡了。
      由于学校厨房毗邻养猪场,墙壁和屋顶上满是苍蝇,队员们在吃饭时常常一边吃,一边轰苍蝇。
      唐骏说:“队员们大多来自城里,刚来宓桥的时候,吃饭、气候都很不适应,有些严重的,甚至上吐下泻,脸上长满了疙瘩。不过日子久了,他们也慢慢习惯了,老鼠、苍蝇和蚊子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让孩子们开心地大声唱
      “爱是仰着头的喜悦,爱是说不出的感谢……”在电子琴伴奏下,杭师大钱江学院的教室里传出了孩子们动听的歌声。这些孩子来自丽水景宁县东坑镇,来到杭州参加“三个100·畲乡娃游天堂”夏令营活动。
      滨江江南实验学校的谢晶老师似乎有很大的魔力,让这些孩子在炎热的午后,依然能有极大的热情,不断地练习识谱、发声、音准、投入情感。
      身穿蓝裙子的梅烁小朋友学得非常投入,唱歌时,连眼角都是微笑。“我很喜欢这堂音乐课,和我们平时学的很不一样,谢老师教得真好,他告诉我们唱歌要有感情,笑容会让声音更动听,所以我开心地大声唱!”今年9岁的梅烁来自丽水景宁县民族小学,平时喜欢唱歌、吹葫芦丝,谢老师也夸奖她声音好,有音乐天分。
    学生要求开“小灶”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凉帽小学的孩子们,7月9日上午迎来了为他们上梦想课的哥哥姐姐们。这些志愿者来自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章鹏是这支织梦小分队的队长,他为3—6年级的孩子带去了计算机课。为了让孩子学得更快更多,他采取小班化教学,用投影讲解,每两个孩子共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五年级的梁仕龙从没有学过电脑,但他对这方面知识特别感兴趣,学得很快。三点半放学后,同学们都走了,他还兴致勃勃地去找章鹏,要求开个“小灶”,或许章鹏的电脑梦想课已经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播下了求知、探索的种子。
      章鹏说:“我们带去了投影仪和电脑,这样上趣味英语、趣味数学、计算机、自然科学等课时,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互动。我们还特别准备了手工、素质拓展等课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而且还有选修课,可以学舞蹈、武术、跆拳道,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本报综合报道图为宁波志愿者和山区孩子们在一起。 宁志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