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颠簸,经过九曲十八弯,终于到达海拨500多米的嵊州市崇仁镇高湖头村。一进村,村委会主任张超炳便告诉一个好消息:市林业局已立项引西湖田水库上万方水源保证竹园灌溉,以往奇货可居的冬日鲜笋有望春节前在绍兴各大市场上架销售。
据了解,高湖头竹笋基地喷灌建设项目是嵊州市首个高海拔山区的支农富民项目。今年以来,该市林业局协助相关单位,计划投资30多万元,将当地西湖田水库里的水引向高湖头村,灌溉区域囊括该村上千亩高山毛竹园,大大缓解高山毛竹用水难问题。“届时鲜笋亩产量可增加20%-30%,亩产值预计可达5万元以上。”嵊州市林技推广中心主任何德汀说。
高湖头村有2000多亩毛竹林,竹林和竹笋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因缺水灌溉,高山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一直没有改善。2010年,村里3户农户率先尝试砻糠覆盖技术,虽然使春笋提前3个多月上市,价格比普通春笋高出10倍多,但对水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对于高山笋农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水源。竹笋覆盖前需要用水将林地浇透,覆盖稻草时也需要大量的水,估计每亩需水量在30-50吨。水是竹园的生命,是笋农增产增收的基础。”张超炳解释说。
“现在水源问题解决了,今年村里30多户农户都将推广砻糠覆盖技术,到时每户每年依靠种笋可增收2万多元。”村支书丁善庆自信地说。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