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昔日茅草山今朝成“绿海”

——宁海“森林越溪”建设小记

  日前,笔者来到宁海县越溪乡山头应村,看到昔日荒废的茅草山成了“绿海”,600多亩果树、珍贵苗木在阳光照耀下荡起了“绿波”。这是越溪乡引进企业、联合村庄打造的千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呈现的初步成果。“自今年3月份开始,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已完成800多亩荒山改造、600多亩苗木种植,种下雪地松、红豆杉、浙江樟等树苗15万株。”投资方——宁波永丰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这位负责人说,千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是一个集苗圃、小水果、观光于一体的林业基地,总投资达3826万元,流转林地1500亩,其中,将建成拥有榉树、榧树、美国薄壳山核桃等珍稀树种种质资源圃150亩,珍稀树种培育区1350亩。根据树种生产特点,到2022年,示范园的苗木销售、种苗繁育、观光果园等收入将超3亿元。
  荒山披绿,薄地生金,受益的不止苗木公司一方。“这些山原先一直荒着,现在出租给老板,每年每人每亩可获得承包费200元,还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山头应村党支部书记应大宗算了一笔账,如今,在园内打工,村民每人每天可增加80元的收入。“上个月,我们村的村民就赚到2万多元工资。”他说,天热了,活比较少,打工的村民只有七八个,活多的时候,打工的村民有四五十个,“这些工资对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荒山变果园不仅益于森林防火,更益于发展当地经济。”越溪乡副乡长杨珍山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森林越溪”建设过程中,越溪乡坚持因地制宜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引入市场投资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村庄建设,并以此让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多种渠道增收致富。“下一步,越溪将以山头应村为点‘打通’大脉山山系,把王干山800亩小水果基地与大脉山250亩的金桃基地连成线,发展水果采摘、观光旅游等地方经济。”杨珍山高兴地说。届时,春季赏花,秋季品果,美不胜收的景致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越溪旅游、观光、采摘,让昔日的荒山变成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黄浓珍 万崇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