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红楼梦》中的‘胭脂米’就能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了。”这是近日宁波市科技局相关人员向媒体透露的信息。
这种“胭脂米”,俗称“宁海红米”。《红楼梦》中提到,每年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约120公斤),非常珍贵。
这种水稻在宁海桑洲镇被科技人员发掘培育,目前正在抽穗,预计9月底10月初就能收割了。
“胭脂米”源自康熙“御稻种”
2011年,宁波市农科院蔬菜所高级农艺师安学君被派驻宁海县桑洲镇任科技特派员。他发现当地有一种米,色泽朱红、米粒细长,叫做“宁海红米”。当地人说,这种米也叫“胭脂米”。
这会不会是《红楼梦》中,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
安学君特地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查证明清档案,并邀请红学会专家现场考证。
“现在可以确定桑洲种植的红米品种就是清康熙年间留传下来的御稻种,传说由康熙帝发现并培育,就是《红楼梦》中提到的‘御田胭脂米’。”安学君非常自信。“胭脂米”在《红楼梦》中出现过三回。比如,第53回写到贾府的庄头乌尽孝到贾府缴租,每年专供贾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季学源说,康熙五十四年,御稻种逐渐向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推广。当时,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积极参与推广御稻种。后来,御稻种在南方渐渐消失。
宁海县首席粮食专家童相兵证实,《宁海县农作物品种志》记载,该县的红米确实是清代康熙以后种植的。
安学君说,如今很多地方都产红米,但是稻种大多经过改良,像宁海红米这样保存了几百年的传统品种十分稀有。
安学君觉得这可能会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项目,并申报了市农科教项目“有色米新品种引进筛选及有机栽培技术”。
被乡亲当成补品
去年,安学君专门采集红米样本送去检测,结果证明,其中的硒、锌、铁等矿物质远超普通白米。
但这种红米品种却很难种植。桑洲长田村的农民李和台说,几十年来,村里只有他和另外三四户人家种植红米品种。“很娇贵,产量低,亩产约为一般水稻产量的四分之一,还要浇冷水,只能种在高山的冷水田里。”李和台说,特别是上世纪推广种高产杂交水稻后,种红米品种的农户就更少了,就在山田的角落里种点。产的米,很少拿去卖。亲戚家有人生了小孩,就送去给产妇,补血很好的。
“红米还很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绝对是绿色有机产品。”说起这点,安学君更是滔滔不绝。
有望“走上”百姓餐桌
宁波市农科院今年在桑洲种了100亩的实验田,有包括红米在内的各种稻谷。“隔壁田里的水稻,都长了卷叶虫,可红米稻里一点虫子也没有,整个过程都不需要用药,绿色环保。”
和一般的“矮粗壮”的水稻不一样,红米品种的稻秆“高且瘦”,有1.2米多高。预计9月底10月初就能收割了。“红米品种还会长芒,每粒稻谷都长有两三厘米长的顶芒,像毛发一样,颜色看起来有点白。这也说明稻种纯,没有改良。”安学君说。
随着对红米营养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现在,桑洲老百姓种红米的热情高涨了。据保守估计,今年种了100多亩,是以前的10倍多。当地政府已经着手保护与开发这一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桑洲镇今年5月份启动了“高山有色米”项目,大面积推广种植红米稻种。
安学君说:“现在,我们也正在帮乡亲们策划销售,收割后会在宁波中心城区专门设摊销售,价格预计会在30元一公斤左右。”
卢科霞 张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