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深化“百日行动”从源头抓起

  □本报记者 袁 卫
  本报讯 从乡镇抓起、从源头抓起,对于保障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9月21日,我省在长兴县召开全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暨“百日行动”推进会,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代表们参观了长兴县吕山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许长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画溪街道葡萄产业服务中心等现场。
  在吕山乡,只见独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用房窗明几净,农残快速检测仪、恒温箱等设备一应俱全,行政监管人员和技术检测人员各司其职。据了解,该监管站对全乡农业规模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投入品经销单位建立了监管的基本信息档案和重点监管对象名册,主要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生产主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巡检和不定期抽样检测,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等。监管站成立以来,农残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培育发展“三品”认证基地8个,面积1.95万亩,有效提高了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在我省已有1018个。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实际,大胆创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监管制度日趋完善,监管能力全面提升,监管效果明显改善。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涉农85个县1222个乡镇中已有1018个乡镇完成“三位一体”监管机构建设,建设完成率83.3%,已建成乡镇监管机构中配有专职监管人员1149人,检测人员868人;建成乡镇监管机构中,有515个乡镇配备了监测设备。通过近年来的有力监管,我省违规使用高残毒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出口农产品因质量安全问题索赔和退货的事件大幅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左右,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
  史济锡表示,尽管我省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工作进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与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他要求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全力确保在年底前完成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建设任务,每个乡镇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重点乡镇2名以上)的行政监管人员,落实1名检验检测技术人员。要突出能力提升,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完善监管机制,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机构建设。
  会议还对深化“百日行动”进行了部署。当前正值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夕,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在巩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以深入推进“百日行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与水平,要狠抓责任落实,努力实现质量安全责任“零缺位”;狠抓案件查办,对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要狠抓长效机制建设,保障产业监管机制“零缝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