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我国乳品质量大幅提高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奶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动乳制品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帮助奶农和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奶业恢复和振兴。3年多来,尽管还存在着基础薄弱、诚信缺失等诸多问题,但中国奶业逐步摆脱了三鹿奶粉事件的严重影响,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乳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三鹿奶粉事件后,农业部门全面清理整顿奶站,连续4年开展生鲜乳专项治理,通过自查、省间互查、重点抽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奶站许可管理,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清理非法收购营运黑窝点,规范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市场秩序。
  同时,还大力推进奶站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全国现有1.3万个奶站,比2008年减少6890个,奶站的设施设备、卫生条件、检测手段等明显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从2009年开始,农业部门连续4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通过专项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手段,逐年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全国已实现奶站监管和生鲜乳监测两个全覆盖,即监测计划覆盖全国所有奶站,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
  截至2011年,农业部门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5.6万批次,三聚氰胺检测值全部符合国家管理限量值规定,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碱类物质等违禁添加物,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比2008年以前有了大幅提高。
(摘自《农民日报》 胡光/文 2012年9月2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