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前两天,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如约而至,带来了一场较大的降雨,给灰蒙蒙的天空洗了个脸,同时也把气温大幅拉低,昨天和前天早晨,我省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都降至10℃以下,山区在5℃左右,其他地区一般为7℃-9℃,是今年入秋以来的最低气温了。
入秋后,我省天气一直晴朗干燥,气温也比常年同期偏高。久晴无雨的日子,天气十分干燥,空气质量也差,于是许多人盼望能来一场像模像样的冷空气,能降点雨,降降温。然而,当冷空气一出现,却是接二连三奔袭而来。这不,这场冷空气影响还未结束,下一波冷空气又将到来。前天,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我国北方将降温12℃-14℃。省气象台也于昨天发布消息说,这股冷空气将于11月3日后期到4日影响我省,全省将会出现一波弱降水和降温过程,届时,我省气温将再下一个台阶,全省大部分早晨最气温6~8℃左右,季节省也将由深秋向初冬过渡。
下周三即11月7日,就是今年的“立冬”节气了。这是农历冬季的第1个节气。通常人们往往以为立冬就是入冬了,其实两者不是一回事。在气候学上,入冬的标准是指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0℃,而11月份我省平均气温多年平均值浙北地区一般为12℃-14℃,浙中和浙南两地区为13℃-15℃,与入冬的标准还有差距。我省一般在11月底小雪节气期间才开始入冬。
不过,立冬前后已是深秋季节,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常年平均有4-5次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将明显下降,浙北大部分地区有初霜出现。省气候中心预计,本月还将有3次中等以上冷空气影响我省,分别出现在11月7-9日、17-19日和25-28日。
9月以来我省各地降水普遍偏少,而11月份我省降水量多年平均值大部分地区在50-75毫米之间,降水日数全省一般为8-9天。预计今年11月份全省降水量均比常年偏多,大部分地区50-100毫米,其中上旬正常偏少,中下旬偏多。
当前正是我省秋收冬种的大忙季节,冷空气频繁袭来,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农气专家提醒,要抓住晴好天气,妥善安排冬种生产,及时收晒晚稻,同时要抓紧播种大小麦和油菜、蚕豌豆、蔬菜等;要注意天气预报,巧用天时,下雨早播不如抢晴迟播,以保证播种质量,力求达到带蘖越冬,并防止年内拔节。
冷空气影响时,气温降幅大,容易诱发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因此,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控也不能放松,要尽量根据温度的变化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农作物顺利生长。植保专家建议,果树要结合施肥,查找树干树枝上的腐烂病病斑,以及根腐病病根,刮除或纵横切割病斑后,喷施药剂,涂抹在伤口上。对于根腐病,最好清除掉病根周围的土壤换上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