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晓亮
追溯历史,世界历次农业革命和绿色革命都由品种改良开始或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史就是农业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种业发展史。以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为例,粮食“九连增”,品种贡献率达到43%以上。我省近年不断刷新的粮食高产纪录,无一例外地以推广应用“甬优”、“中浙优”和“秀水”系列水稻新品种为先导和基础。我省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种业优先发展之路,种业优先发展是农业发展历程的实践总结,是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选择,也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保障。
省政府的种业发展意见和省农业厅的种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了我省种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在推进我省种业发展的实践中,一要稳步发展粮食种业。全省要育成年推广1000万亩以上的“大品种”(2011年全国也仅有10个),需要有机制创新的累积和体制层面的突破,更需要种质资源的创新丰富,协同创新的现代育种模式的突破和建立。二要加快发展特色种业。我省在花卉、中药材种业发展上已有良好基础,这些领域的品种多数不受区域限制,可以很好地发挥本省优势,加快发展。种苗种业(西瓜苗、桑苗等)也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这些种业的发展同样可以发挥现代种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符合我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和特色精品农业大省的目标定位。三要率先推进商业化育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加快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种业发展依靠的是企业,企业发展的制高点是品种。推进商业化育种是做大做强种业的关键。要千方百计地推动育种科技人才向优势种业企业集聚,建议通过实施勿忘农种业研究院人才集聚计划等,加快我省率先推进商业化育种。
作者系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