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秦女士购买了一部苹果手机。秦女士介绍,这几年从直板机、翻盖机,再到智能机,她更换手机的频率确实比较高,目前家里已经有十几部手机闲置了。然而,每次换了手机,如何处理旧手机就成为一道难题。
中国手机回收率不足1%
眼下,像秦女士一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据国内某机构调查发现,在我国,一部手机的平均使用时间只有15个月,几乎是使用寿命最短的家电,每年淘汰的手机达到1亿部。
事实上,早前几年前,几家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共同合作发起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在卖场、营业厅之类的地方设置回收的“绿箱子”,但后来也没有了下文。
这几年,为了解决废旧手机的污染问题,广东的3个试点城市启动了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用户可以在线对自己废弃的手机进行估价并完成回收的过程。然而至今这样的试点工程仅限几个城市,还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
最近,废旧手机回收遇冷的情况也得到了佐证。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回收率不足1%,远远低于3%的全球平均值和英国9%的最高值。近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化电子垃圾为资源》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7倍。
据了解,在上海,每年淘汰的手机至少有400-500万部,但像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这样的“正规军”,却常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营业至今最多的一个月也就收到了500部,仅占市场总量的1%。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表示,由于渠道不通畅加上回收价格低,他们很难从消费者手中成规模地将废旧手机回收上来。
废旧手机回收渠道不尽人意
那么,究竟回收废旧手机,难在何处?以一款HTC A510e智能机和一部TCL手机为例,北京公主坟手机大卖场附近的小商贩说,智能机回收价格在200元左右,随后这个手机会被重新组装或者直接卖到二手市场。而像TCL低端手机根本不予收购。
与个体小贩相比,一些专门的手机回收网站或者公司的回收价格更加低廉。一家国内正规的数码回收公司女客服说,一款8成新以上、屏幕无划痕、没拆修进水,功能正常、基本配件齐全的HTC A510e,回收价格是110元。这种成色稍好的品牌机,她们大多都是再利用,回流到二手市场。而一些很老款的旧手机,像TCL基本都是按照5元/部的报废机处理。
据了解,北京的多家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中并没有手机回收处理的相关工艺和流程。以北京市发改委确定的唯一一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华新绿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它们只负责回收废旧电视机和电脑,并不包括手机。
废旧手机处理不当危害大
“如果废旧手机得不到妥善处理,其中所含的危险化学物质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立清从2007年就开始了废旧手机回收和利用的研究。
他介绍,分析手机危害需从手机材料入手,手机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手机在废弃前后,成分基本一致,其结构材料主要是塑料,极难自然降解,散落在环境中会造成污染并长期存在。如果采用焚烧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焚烧产生的气体会使人中毒,严重时会导致癌症、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手机电路板含有铅、锌、锡、金等有毒金属元素,手机废弃后回收处理不当,或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填埋,必然导致手机中的有毒物质渗漏出来,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并渗入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此外,手机电池和配件还含有汞、砷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目前,在国内大城市,街头小贩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回收废旧手机,一方面将还能使用的手机进行翻新,重新卖到市场,或者将手机拆解,只利用一些零部件,其余当做垃圾扔掉。这样的街头回收方式造成了电子垃圾的扩散,加大了电子垃圾的处理难度,往往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垃圾’只能当做普通垃圾填埋或者焚烧。”李立清说。“在废旧手机的回收过程中,保护好环境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工艺的成功标志之一。”李立清说,因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拆解、回收工作专业性强,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避免二次污染。与非法商贩最大的不同在于,正规的回收军会让手机的每一个部件都得到适当的处置。
尽早建立废旧手机回收制度
针对废旧手机的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废旧手机回收制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蕴诗就递交提案建议,环保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应尽快围绕废弃手机以及配件的回收、处理问题,研制并颁布相关法律制度,推动我国尽早建立废弃手机配件回收利用的绿色产业链。
毛蕴诗曾建议,建立手机生产、销售、回收处理、再生产的循环机制:手机电池应该标准化,比如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开始强制执行后,仅原材料每年就可节约20亿元;建议国家在政策、税收等方面,扶持正规的环保企业从事废弃手机及配件的回收处理工作;坚决取缔无证回收的小作坊,制定废旧手机回收操作标准;对回收后的手机加强监管,避免翻新机流入市场。“在我国,虽然诺基亚、摩托罗拉、中国移动曾发起过废旧手机及配件回收等公益行动,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回收活动的时间短,覆盖范围小,影响力有限。废旧手机回收业务没有成为长期、固定、常态性的社会行为,废旧手机的再利用还远没有被提上日程。”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晶茹说。
对此,毛蕴诗建议,我国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应共同参与建立废旧手机回收机制,建立生产商—运营商与市政两种常态回收模式。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税收等方面扶持有资格的电子垃圾全程无污染再循环企业从事废弃手机及配件的回收、处理工作,同时,鼓励各大手机生产商及相关企业共同融资创办手机回收处理专业公司。据悉,目前,我国对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型计算机等的回收都有补贴,唯独对手机没有。
(据《北京青年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