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庆元县林业局到浙江农林大学举行农林类专业学生专场招聘会,最终朱齐超等5名应届毕业生与该局达成就业意向,并现场签订了正式就业协议。和朱齐超等毕业生一样,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林人才需求的增加,农林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不少学生成为职场“香饽饽”。
来自杭州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周主管说:“掌握农林知识的毕业生越来越难招,我们引进的农林类技术岗位的本科毕业生月薪在3000元以上,研究生起薪更高,但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在招聘会上,来咨询的应届毕业生不少,但多数学生持观望态度,很少有学生当场签订就业协议……”
据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经常举办各种规模的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搭建沟通平台。为提高招聘的针对性和效率,该校相关学院还积极承办各类专场招聘会,让很多老师没有想到的是,曾经“冷门”的农林专业学生就业“火热”,无论是起薪还是发展前途都让其他专业学生羡慕,一些应届毕业生凭借一张自己设计的园林效果图,一下子就吸引了多家招聘单位的关注。
学生张耀说:“招聘会上,我带了一张大三时跟着导师做的园林设计效果图去应聘。因为我们的专业很重视植物学知识,所以我在设计方案时,除了美观外,更重视植物的合理搭配。”这让用人单位很满意,用人单位表示,只要张耀愿意,公司可直接让他成为正式员工。
一边是就业“火热”,一边是报考者少。应届毕业生梁清萍说:“很多学生报考大学时,不愿意读农林类专业,但社会对农林人才的需求却很旺盛,不少农林企业为了招到合适的毕业生,都不得不提高待遇。我在招聘会上曾碰到过几家农林企业,几乎每次学校举办招聘会,这几家企业都过来,招聘愿望很迫切,开出的待遇也是一次比一次高。”
“在我们招聘的文秘、品牌管理、技术员等岗位中,技术员的薪酬最高,底薪就有3000元,此外,公司不仅要为录用人员交纳“五金”,还要发给季度奖、年终奖,技术员的年收入比一般岗位要高三分之一。但即使这样,学生都还在观望。”慈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梅先生说。
虽然参加招聘会的毕业生很多,但真正签约的却不多,很多用人单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该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楼伟琳老师认为:“现在农林人才紧缺,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愿意报考农林专业的学生却不多,这就使得农林人才供不应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学生更希望慢慢了解用人单位,选择一个满意的单位签约。” 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