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就业

农村劳务合作社助农增收

  近日,笔者从海盐县财政部门获悉,为鼓励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海盐县决定对在2012年年底前新建的劳务合作社进行财政补助。具体补助标准为吸纳社员150人以上的,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吸纳社员50—150人的,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
  截至今年4月底,该县已对15家合作社进行补助,补助金额为67万元,全县5个镇、4个街道至少各有1家以上合作社,最多的镇有3家,共吸纳社员2114人。
  笔者了解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如何让农民“转型”,增加其工资性收入?海盐农村劳务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一条新型的增收渠道。2012年8月,海盐县沈荡镇五圣村劳务专业合作社成立。短短数月间,社员从30人增加到155人。五圣村劳务合作社依托域内的浙江万好食品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当地村民承揽劳务,先后为100多位社员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合作社成立后,我村闲散劳动力逐渐与企业、农场主、大户的需求对接上,既减少了企业的招工成本,又能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促其增收。”五圣村劳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丽华说。
  为了更好推动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该县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要求人保、农经、工商等多部门协作,在登记注册、税收、劳动技能培训及政府公益性工程承包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在《海盐县促进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除了明确对劳务合作社进行分类财政补助外,还鼓励其为社员购买有关商业保险。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岗位人员,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沈甜 陆群 顾建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