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玉环:两代“海岛人”的生态梦

  •   “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是玉环县名字的由来。作为全国14个海岛县之一,东临东海,西靠乐清湾,玉环县和海洋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做好海洋生态保护,是玉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贯方针。
    打造人工滨海湿地
      在乐清湾东岸、玉环漩门湾畔,有一片美丽的人工湿地,它的面积有3个西溪湿地那么大,这就是漩门湾湿地。坐船滑行其中,随处可见茂密的木麻黄桉树林、芦苇群落等各种植被群落,植被群中,不时有白鹭、海鸥等鸟儿飞过。和其他湿地最大不同的是,这是我省第一个人工滨海型湿地。
      玉环县海洋与渔业局的郭永伟告诉记者,漩门湾湿地所在的地方曾是一片滩涂,不少渔民在这里进行养殖,投入的饲料除了一部分被鱼虾食用外,很大部分都沉入水底,在水底淤积,对水质产生影响。开始建湿地后,当地建起了700多米的大坝,隔开外界大海,并通过注入淡水和雨水稀释,形成人工海岸性淡水湖湿地。2011年,漩门湾湿地被评为滨海型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之所以被称为地球的肾脏,是因为它对生态环境具有净化作用,建设漩门湾湿地公园,就是为了改变玉环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郭永伟告诉记者,随着玉环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漩门湾湿地公园就是以生物多样性为重点保护对象,集水源供应、科普宣传教育、综合利用示范、防洪减灾等功能为一体,湿地建成后,当地的生物种类明显丰富,现在漩门湾湿地已经成为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在我国的最主要越冬区之一。据统计,如今,湿地公园内有鸟类125种,主要经济鱼类106种,野生和栽培植物472种,其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植物15种,列入省重点以上保护鸟类的31种。
    红树林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沃土”
      如果你来到玉环县海山乡茅埏岛上,可以看到海岛四周潮间带的滩涂上,种植着成片成片的绿色植物,郁郁葱葱,不过它们可不是普通树木,而是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等功能。海山乡副乡长黄德波告诉记者,玉环县茅埏岛红树林移植工程是我省重点海湾生态修复和示范项目之一,工程始于2004年,共分3期实施,计划种植红树林1050亩,目前已完成500多亩。“红树林对气候条件很挑剔,适合生长在温暖的地方,茅埏岛红树林是我国生长纬度最北的红树林,经过十几年摸索,现在种植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黄德波告诉记者,虽然红树林难种,但是它对海岸生态的修复效果非常明显。
      据了解,在种植红树林前,茅埏岛的滩涂一度被一种来自美洲的植物互花米草所霸占。互花米草对抗击台风、保护海塘堤坝有良好效果,所以十几年前将它引种过来,可是这种植物天性“自私”,生长之处,其他植物会因缺养料和生存空间而枯萎。而红树林正是抵御互花米草入侵的有效“利器”。“我们在移植红树林前,先剪掉互花米草,露出滩涂部分,再种上密度大的红树林幼苗,将互花米草的空间挤占。”黄德波说。
      如果说互花米草是“自私”的物种,那红树林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树林。这是因为红树林可以形成一条食物链:红树林的凋落物可以成为海藻们的食物,海藻们和红树林凋落物又是浮游动物的美餐,浮游动物、凋落物、海藻又同时为贝、虾、蟹提供了食物,鱼吃掉贝、虾、蟹后,又被海鸟吃掉。于是,红树林区不但成了各类水生生物的乐园,还是各种海鸟觅食栖息的场所,现在茅埏岛红树林的淤泥、海水中,可以找出泥蚶、蛏子等92种生物,当地正在加紧研究如何提高红树林的耐寒性,进一步提高红树林存活率。
    建设海上“森林公园”
      从玉环坎门码头坐快艇出发,约摸半小时航程,就到了大鹿岛。站在船头远远看去,波涛起伏的海面上,海岛犹如一头神鹿浮游于惊涛骇浪之中,故名“大鹿岛”。
      在玉环沿海散落的50多个岛屿中,大鹿岛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珍珠”。登岛后,满山绿树成林,蜿蜒的青石小路幽静地掩映于高大茂密的林间,曲径通幽,宛若一座森林公园,这便是大鹿岛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据了解,目前大鹿岛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0%,有各类植物380多种,其中包括美国红杉、日本柳杉、法国冬青等各种珍贵外来植物,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上“森林公园”。“大鹿岛良好的森林资源不是天然的,而是我们玉环人打造美丽海岛的硕果。”玉环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广大知识青年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当时,玉门坎门、楚门两地的11名知识青年就踏上了大鹿岛,成为拓荒人,开始在海岛上进行开荒种树,开修林道。他们风餐露宿,斩荆撬石,历经20多个春秋,为大鹿岛6200多亩土地披上了“绿装”。40多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已是满头白发,而他们亲手栽下的小树苗则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大鹿岛从一座荒岛变成了“海上森林”。
      1991年,大鹿岛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海上森林公园,2007年,大鹿岛又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现在该岛已经成为我省重点开发的滨海旅游岛。“在开发大鹿岛旅游的同时,我们将积极做好海岛的生态保护,保护这一座来之不易的‘海上森林’。”玉环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玉环红树林
    漩门湾湿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