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常山县球川镇三里江村一片开阔的田畈里,种粮大户、竹稻试验基地承接人游水根忙着将竹稻秧苗搬到插秧机上,而边上的另一块田里,几位农民正在手工插秧。游水根说,之所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移栽竹稻,是为了搞实验,看看哪种方法种出的产量高。
这是常山第一年引种竹稻。常山引进竹稻,背后有个“大功臣”。常山县粮食局局长杨易海4月21日刷微博时看到中华竹稻公司的玲子转播的《竹稻之父——钟章美》的视频资料。他怀着好奇心细看了一遍。“当时我愣不明白,看了之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杨易海说,竹稻是利用青皮竹和水稻这两种同科不同属的植物进行超远缘有性杂交,使竹子的异源植物优良基因转移到水稻体内。“现如今人们对食品要求安全,而且要求有特色,中华竹稻应运而生。”
“竹稻米定位为营养米,富含蛋白质和硒等微量元素,独有的‘竹叶黄酮’抗氧化能力强,对延缓衰老、保护心脏、调解血脂、防止肠癌具有积极的食疗作用。”当看到这些优点,又知道常山的土质和气候适宜种植,杨易海下决心引进竹稻。
4月25日,了解到布局全国竹稻生产和销售的负责人为浙江大学的教授陈昆福,翌日,他只身奔赴杭州,争取到了陈昆福的支持。陈教授答应给常山30亩的种子,“每亩1.5公斤种子,共45公斤。”杨易海介绍,竹稻根系发达,成熟后可长至2米左右高,单季竹稻亩均可收500至600公斤。为了提高成功的概率,县粮食局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决定由懂技术、会管理的游水根负责试种。“竹稻吃起来口感好,散发着一种清香。”说着,杨易海从柜子里拿出一袋竹稻米,笔者发现米粒细长,晶莹剔透。“在发源地广东仁化县最高等级的竹稻米可卖到40多元一公斤,差的也可卖到20多元一公斤。”杨易海说,竹稻因为病虫害较少,所以种植成本还比普通的水稻略低一些,正是因为这样,种植竹稻在利润上有比较优势。
徐功富/文 周洁梅/摄相关链接:
竹稻是利用竹子开花和水稻开花相互授粉,通过自然杂交而成的非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已育成的品种有:聚二优竹香、竹香4号、竹丰888、竹稻208、竹糯84;竹稻米,米粒细长,米香浓郁,做成米饭闻之竹香飘溢,嚼之清甜甘香且弹牙,口感柔软舒适,糯而不腻;用竹稻米熬粥,香糯幼滑,回味绵长。
由于竹稻米中含有源自竹子的抗氧抑菌成分,同时由于竹稻米中含硒、镁、钾元素较高,竹稻米饭的抗氧化能力特别强,即使在盛夏季节,竹稻米饭或粥在室内常温下放置数天,仍不会变质发馊;米饭冷置后不回生,尤为适合制作饭团和其他快餐食品,竹稻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是国内难得的优质高档营养保健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