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就业

大学生就业须“放低身段”

  有专家称,当下不少大学毕业生缺少紧迫感,始终不肯降低就业要求,希望工作“有钱又有闲”,以致错失了一个又一个就业良机。
  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又不愿“放低身段”。有位年轻人去年从某大学毕业后,至今已参加了十多场公务员考试。仅几个月的屡败屡考,就花掉了家中上万元的积蓄。父母急得不行,劝他报考大学生“村官”,他说“掉价”;帮他找了一份底薪千元的公司文案,他又嫌“丢人”。现在,天天猫在家里,“网扒”公务员招考信息,随时准备赴全国各地应考。
  现实生活中,像这位大学毕业生一样的年轻人,其实并不少。他们手捧简历,南下北上,频繁参加各类招聘会,目光总是紧盯机关、名企等单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考虑到基层、边远贫困地区去就业。更有甚者,宁可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也不“委屈”自己从事一项“不体面”的工作。
  如果大学生还抱着“居高位”、“做大事”、“就高职”、“留沿海”的老观念,那必然是错失机遇,与时代和社会不合拍。
  不久前,温家宝同志在南开大学与学子交流就业问题时,谈起自己的经历: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留校机会,坚持到西北工作,度过了“非常宝贵的一段时间”。他鼓励即将毕业的同学到基层去,因为“基层是大有可为的”!  温家宝同志的一席话令人回味。作为大学生毕业生,首先,应树立灵活务实的就业观,有道是,观念一变天地宽,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已不是“骄子”了,应放低姿态求职,不要只盯着上面看,还要往“下”看: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去,从基层做起。再说,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开擦鞋店、办养猪场的,都不乏发展成大事业的先例。大学生只要肯“放低身段”,那么就业的路子就一定会越走越宽。
徐曙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