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就业

宁波中小微企业成大学生就业主渠道

  在宁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主动到基层、中小微企业寻求发展机会。去年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的李实昌就是其中一位。毕业时,小李进了鄞州邱隘一家村级农业公司,由于吃苦耐劳,不到半年,就升为公司区域主管,年薪过10万元。在一家公司任行业经理的王旗锋同样成长于小企业,他说,大企业重在培养专业人才,小企业更多地培养专业全才,一名员工很多时候会身兼多职,涉及多个领域,个人提升空间更大。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2011届宁波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其中本科毕业生占54%,高职毕业生占59%。
  浙江万里学院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主任王伟忠说,2012年该校毕业生共有5100人,最终80%的毕业生被中小微企业录用。王伟忠分析认为,中小微企业之所以成为大学生就业主渠道,一是因为中小微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二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不少高校老师认为,由于大型国有、外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门槛通常很高、职位数量有限,竞争激烈,因此想进大单位并非易事,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把目光瞄准招聘门槛相对较低、急需人才的中小微企业显得更加现实和迫切。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从去年开始,宁波市各县(市)区对毕业3年内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额度的生活津贴、租房补贴。同时,宁波市还出台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鼓励、扶持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 陈敏 水玲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