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建大型无害化处理中心 用上生物降解处理设备

嘉兴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稳步推进

  嘉兴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倡导“水岸同治”,在加强河道清理的同时,积极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首个大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有望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
一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可年处理5800余吨病死动物
  从去年8月起,该市开始规划建设工业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根据计划,该市南湖区、嘉善县、海盐县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县(市、区)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南湖区是嘉兴市乃至长三角生猪养殖的主要地区之一,生猪养殖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因此,南湖区也在嘉兴市率先启动规划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采用湿化法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
  该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项目位于南湖区新丰镇、凤桥镇交界地段,占地6067.3平方米,建成后可形成覆盖全区、日处理16吨、年处理5800余吨病死动物的收集处理体系,可满足南湖区畜禽养殖过程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该项目预计今年7月前开工建设,10月投入使用,有望成为嘉兴市首个投入使用的大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
规模化养殖户自发购买生物降解设备处理病死猪
  在政府部门加大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资金投入的同时,该市一些规模养殖户除响应政府号召,建设无害化处理池外,还积极探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通过购买生物降解设备处理病死动物等方式,主动为环境承载“减负”。
  陈晓栋是嘉兴敦好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牧场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400平方米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今年5月,陈晓栋又投资50万元,从台湾购买了一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通过生物降解的方法,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笔者日前在该公司无害化处理车间看到,病死猪被整齐地放置在无害化处理设备里,没有任何异味。“我们先放入菌种和木屑,然后投入病死猪,经过分切、发酵、高温杀菌和干燥,最后产出生物有机肥。”陈晓栋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处理一吨病死猪的菌种、辅料、电费等成本大约是2500元,而产生的生物有机肥每吨约为3500元,牧场一年约产生200吨病死猪,如此一转化就有20万元左右的收益,3年左右就能将设备的钱赚回来,“这样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陈 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