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烂漫,正是蜜蜂采蜜的好时节。与蜜蜂一样辛劳的,还有养蜂人。日前,笔者在慈溪市匡堰镇妙山村采访时,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养蜂人胡小凤一家。
笔者在去匡堰镇牡丹园时,看到路边放着一长排木制箱子,老远就能听见一阵阵嗡嗡的喧闹声。一位戴着纱布帽子的男子熟练地打开蜂箱,抽出一块块蜂板,放在眼前仔细端详。一旁屋子里,一位老妇端坐着,从一长排小圆孔里剔出白色乳液,收集到塑料瓶中。
老妇名叫胡小凤,开蜂箱的是他儿子胡焕杰。“一年四季都不闲着,但春天最忙。”胡小凤告诉笔者,她们一家是慈溪市白沙路街道隆兴村人,养蜂已46年了,丈夫胡永孟最近身体不好,近百箱蜂都交给胡小凤一人打理。“儿子、女儿都有自己的工作,看我太累了,就抽空来蜂场帮帮我。”
“这是工蜂,这是蜂王,这是蜂浆……”随着胡焕杰的指点,笔者近距离地观赏了一回蜂箱里的“世界”。虽然做足了防护措施,但蜂箱一打开,从蜂箱里倾巢而出的密集蜂群还是让笔者惊到了,左躲右闪地给“狂舞”的蜜蜂让道,生怕一不小心惹恼了它们被蜇到。但胡焕杰却很“淡定”,自顾自地取着蜂板,他说蜜蜂没有主动攻击人类的习惯,只要你不去惹它们,它们是不会伤人的。
养蜂人通常被称为“追花人”,因为他们总是带着蜂箱全国各地跑,哪里有花就到哪里去。胡小凤说,年轻的时候,他们夫妇俩也跑了很多地方,但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基本就在这里定点放蜂。“这里靠山,生态环境好,周围花源也多,产的蜂蜜质量还不错。”
每天闻着花香,与蜜蜂和蜂蜜相伴,专门为别人酿造“甜蜜”,但养蜂却是个辛苦行当。胡小凤坦言,养蜂是个体力活,不但要四处奔波,风餐露宿,还要不断地装卸蜂箱,再加上收蜜、装蜜、卖蜜等环节,很受累。“很多养蜂人都嫌太辛苦改行了,以后干这个行当的人会越来越少。”
郑亚清 王烨江